第24章 装甲突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 装甲突击
  nbsp;nbsp;他们在等什么?nbsp;nbsp;难道是陆战队的坦克没藏好?nbsp;nbsp;想到这里,丁镇南还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些借地形隐蔽的坦克与战车。nbsp;nbsp;这个担心明显有点多余。nbsp;nbsp;要说的话,夜色与距离就是最佳掩护。nbsp;nbsp;虽然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生产,与迢曼帝国联合推销的t-72,也号称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出口的t-72m为广大第三方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买到,性能最好的主战坦克,比如配备了威力巨大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拥有不错的机动性能,但是t-72本身就是低配版的备胎,出口型就更加低劣了。nbsp;nbsp;在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Zt-80dG”等经过现代化改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nbsp;nbsp;比如为了降低成本,依然采用早就被淘汰的机械弹道计算机。nbsp;nbsp;关键还有,因为没有可靠的双向稳定系统,所以行进间射击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缺乏可信的夜战能力。nbsp;nbsp;在出口的t-72m上面,使用的都是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的主动红外夜视仪,没有配备迢曼与洛克企业合作开发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因此t-72m在夜间的战斗力,更像拿来宣传的噱头。nbsp;nbsp;靠红外探照灯,其夜间观察距离不会超过1000米。nbsp;nbsp;有趣的是,配备了红外成像夜视仪的坦克,能够在2倍于此的距离上,观察到红外探照灯发出的辐射。nbsp;nbsp;显然,t-72m有夜盲症,根本就不适合在夜间作战。nbsp;nbsp;**人肯定没有发现埋伏在2000米之外的“Zt-99AL”。nbsp;nbsp;至于空中侦查,更加不可能。nbsp;nbsp;在经过白天的战斗之后,**空军早已老实下来,而且**空军没有几架能在夜间出动的侦察机。nbsp;nbsp;显然,**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肯定早就接到命令。nbsp;nbsp;他们的任务只是到边境线上示威,也就在做做样子,而不是真的要入侵沙乌地。nbsp;nbsp;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nbsp;nbsp;丢掉了制空权,根本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占到便宜,更别说让装甲部队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推进数百千米。nbsp;nbsp;从边境线往南数百千米,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nbsp;nbsp;就算沿途有几处绿洲与城镇,也不足以为装甲部队提供支持,就连基本的水供应都保证不了。nbsp;nbsp;让装甲部队到边境附近驻扎,更多是为了展示军事存在,也就是挑战由联合部队司令部设定的禁飞区。nbsp;nbsp;说得更加直接一些,就算告诉**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南面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也不会率领部队越过边境线。nbsp;nbsp;看来没什么好担心的了。nbsp;nbsp;“长官,快看”nbsp;nbsp;在丁镇南犹豫要不要动身返回的时候,旁边的营部参谋突然大声喊叫起来。nbsp;nbsp;其实,在营部参谋喊叫出来之前,丁镇南就看到了右前方的那个快速移动,而且十分刺眼的光点。nbsp;nbsp;只是,等到他拿起微光望远镜的时候,光点已经消失了。nbsp;nbsp;错觉?nbsp;nbsp;营部参谋也看到了,肯定不会是错觉。nbsp;nbsp;那是一枚骑兵战车发射的重型反坦克导弹。nbsp;nbsp;导弹采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几秒钟,在把导弹推进到每秒250米之后就停止工作。nbsp;nbsp;正是如此,那个光点只存在了几秒钟。nbsp;nbsp;导弹已经射出,正朝着目标飞去。nbsp;nbsp;从导弹出现的位置来看,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是一辆突前执行侦查任务,处在战线北面的骑兵战车。nbsp;nbsp;骑兵战车为什么要开火,以及在朝谁开火?nbsp;nbsp;“在那边,BmP战车”nbsp;nbsp;在营部参谋指示下,丁镇南很快就找到了那辆正在快速行驶,而且位置明显更加靠前的步兵战车。nbsp;nbsp;那是一辆同样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BmP-1步兵战车。nbsp;nbsp;在外观上,这辆步兵战车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架在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管上的反坦克导弹发射架。nbsp;nbsp;关键,战车正在朝北面狂奔。nbsp;nbsp;显然,那辆**的步兵战车在此之前很有可能已经越过边境线,只是并没深入沙乌地境内。nbsp;nbsp;大概是搞不清楚边境对面的情况,或许只是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象征性的越过边境线。nbsp;nbsp;或许,只是在边境附近试探一番。nbsp;nbsp;不管怎样,那辆**战车在越过边境之后就立即转向返回。nbsp;nbsp;“长官”nbsp;nbsp;“看到了”nbsp;nbsp;边境对面,之前已经排好队列的几辆**坦克开火了,而且瞄准的就是那枚反坦克导弹出现的方向。nbsp;nbsp;显然,敌人看到了导弹。nbsp;nbsp;在理论上,如果能够及时摧毁发射导弹的战车,就能让导弹脱靶,因为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的是线导控制。nbsp;nbsp;没有战车控制,导弹就只会直线飞行。nbsp;nbsp;比导弹飞得快,而且能够摧毁战车的,也只有坦克炮打出的炮弹。nbsp;nbsp;用不着使用穿甲弹,破甲弹或者榴弹就行。nbsp;nbsp;可问题是,**坦克的炮击根本就没有准头可言。nbsp;nbsp;要说的话,**坦克肯定没有看到那辆骑兵战车,因为瞄准的位置,其实全都在骑兵战车前方。nbsp;nbsp;原因也很简单,“弩炮-8”重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由高压气体推动的冷发射原理,在推出发射管之后才让发动机点火。nbsp;nbsp;如此一来,等发动机发出可见光,导弹已经飞离了战车,并飞行了数十米。nbsp;nbsp;这么设计,就是为了让战车保持隐蔽。nbsp;nbsp;十多秒钟之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到了。nbsp;nbsp;显然,坦克炮开火的声响可不是一般的大。nbsp;nbsp;丁镇南清楚的看到,**坦克打出的十几枚炮弹,几乎全都落到那辆藏在沙丘后面的骑兵战车前方。nbsp;nbsp;此外,那辆骑兵战车根本就没有动弹。nbsp;nbsp;在发射导弹的时候,骑兵战车只把炮塔露出来,车体藏在沙丘的后面,因此被炮弹打中的概率并不高。nbsp;nbsp;要跑起来,反到有可能挨揍。nbsp;nbsp;当然,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骑兵战车也不能运动。nbsp;nbsp;就像前面说的,“弩炮-8”反坦克导弹为线控制导,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需要由射手控制。nbsp;nbsp;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不到每秒200米,因此向几千米外的目标开火时,需要飞行很长的时间。nbsp;nbsp;在坦克炮开火的轰鸣声传来之后,边境线附近,那辆还在狂奔的BmP-1战车突然发生爆炸。nbsp;nbsp;十分猛烈,爆炸产生的火球照亮了附近的**坦克与战车。nbsp;nbsp;其实,导弹的威力没那么大,看上去像是战车里面的弹药殉爆了。nbsp;nbsp;电光石火之间,30多辆“Zt-99AL”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准确说是在前后几秒钟内发出怒吼。nbsp;nbsp;来得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说有点吓人。nbsp;nbsp;当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传来的时候,连丁镇南都不由得哆嗦了几下。nbsp;nbsp;此外,坦克炮开火时的炮口闪光,非常的刺眼。nbsp;nbsp;主要是离得近,直观感受更强烈。nbsp;nbsp;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约一秒钟出头,在边境线的对面,30多辆**坦克战车被穿甲弹“点名”。nbsp;nbsp;大部分是坦克,而且几乎都是位于最前沿的t-72m。nbsp;nbsp;“长官”nbsp;nbsp;开火之后,30多辆“Zt-99AL”从藏身的沙丘后面冲了出来。nbsp;nbsp;边境线的对面,那辆BmP-1战车被反坦克导弹打爆的时候,之前已经停下来的坦克就重新发动。nbsp;nbsp;可惜的是,**坦克的反应速度太慢了。nbsp;nbsp;或许是**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nbsp;nbsp;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nbsp;nbsp;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nbsp;nbsp;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nbsp;nbsp;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L”的一大优势。nbsp;nbsp;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L”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nbsp;nbsp;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L”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nbsp;nbsp;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nbsp;nbsp;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nbsp;nbsp;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nbsp;nbsp;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nbsp;nbsp;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nbsp;nbsp;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nbsp;nbsp;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nbsp;nbsp;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nbsp;nbsp;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nbsp;nbsp;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nbsp;nbsp;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nbsp;nbsp;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nbsp;nbsp;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nbsp;nbsp;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nbsp;nbsp;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nbsp;nbsp;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nbsp;nbsp;不是命中率大幅度降低,而是没有更多值得用穿甲弹对付的目标,有好几辆**坦克被多枚穿甲弹击中。nbsp;nbsp;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斗当中,有一辆t-72m先后挨了4枚穿甲弹nbsp;nbsp;直到这个时候,最后几辆幸存的**坦克才开火还击。nbsp;nbsp;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在浪费炮弹。nbsp;nbsp;不但没有准头可言,而且打出的是破甲弹或者榴弹。nbsp;nbsp;显然,这几辆**坦克之前准备朝骑兵战车开火,选择的破甲弹与榴弹,而且没来得及换上对付坦克才用的穿甲弹。nbsp;nbsp;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辆坦克都不会有太多穿甲弹。nbsp;nbsp;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有遇到敌人的坦克,才能使用穿甲弹,对付其他目标都使用破甲弹或者多用途榴弹。nbsp;nbsp;原因也很简单,穿甲弹的用途很单一,而且非常的昂贵。nbsp;nbsp;陆战队那些“Zt-99AL”,一个基数42枚炮弹,通常只有8枚穿甲弹,其他都是多用途榴弹。nbsp;nbsp;此外,部分坦克会带上几枚照明弹之类的特种炮弹。nbsp;nbsp;只有在任务明确的时候,才会提高穿甲弹携带数量。nbsp;nbsp;比如这次,每辆坦克把穿甲弹增加了一倍。nbsp;nbsp;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nbsp;nbsp;在战场上,跟敌人坦克遭遇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绝大部分时候,坦克面对的其实是非装甲目标。nbsp;nbsp;面对碉堡、街垒这类目标时,价格昂贵的穿甲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nbsp;nbsp;在开火还击的同时,残余的**坦克与战车开始撤退。nbsp;nbsp;陆战队的坦克集群没有停下,仍然在向北推进,并继续向溃退的敌人开火。nbsp;nbsp;战斗已经打响,谁顾得上边境线?nbsp;nbsp;敌人就在那里,只要还具有威胁,就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敌人全部消灭,或者是不再具有威胁。nbsp;nbsp;不过,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nbsp;nbsp;丁镇南首先反应了过来,在看到坦克集群冲出去后,他立即吩咐营部参谋,立即返回指挥车,联系刘尊山,不得越过边境线。nbsp;nbsp;只要部队还在边境这边,怎么打都没问题。nbsp;nbsp;不管怎样,确实是**的战车首先越过边境,而且**坦克开火还击,打出的炮弹落在了沙乌地的领土上。nbsp;nbsp;再怎么闹,也有理可扯。nbsp;nbsp;如果陆战队坦克越过边境线,进入**境内,留下了证据,比如被击毁,那就没办法扯了。nbsp;nbsp;不要忘了,帝国是在打击入侵者,肯定不能无缘无故的入侵他国,至少不能在正式宣战前攻入**境内。nbsp;nbsp;正是如此,战斗才在10来分钟之后宣告结束。nbsp;nbsp;至少有80辆**的坦克与战车被摧毁,陆战队坦克无一损失,准确的说是没有战斗损失。nbsp;nbsp;唯一的损失是一辆靠前部署的骑兵战车在反击开始之后,冲到坦克锋线的前面,结果被坦克误击,车长与炮长受伤。nbsp;nbsp;所幸的是,这辆骑兵战车没搭载步兵。nbsp;nbsp;不然的话,这一炮肯定会产生帝国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首批阵亡将士。nbsp;nbsp;帝国争霸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