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懿旨诏天下,诸镇起兵应曾鹤 (3 / 3)
李儒接口说道:“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
董卓当即大怒道:“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
李儒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文书上言明: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洛阳所发生的事,在第一时间传到了曾维汉这里。得知消息后,曾维汉立刻说服何太后,下旨昭告天下,号召群雄进京勤王。而他也借何太后懿旨,自封为并州牧,改封荀彧为上谷太守。曾维汉自封为并州牧后,任然在广宁县办公,但却通过系统管家陌颜全力在并州各地修建城镇中心、城堡等相应设施。
另一边曹操逃出洛阳后,一路日夜兼程回到老家陈留,寻见父亲,备说朝中之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曹父言道:“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于是曹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席间曹操说道:“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卫弘随即道:“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曹操自是大喜不已。
刚巧这日曾维汉借太后之名发出的勤王诏书传至陈留,于是曹操也已除奸之名发矫诏于次日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短短不过数日,应募之士,如雨骈集。期间有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又有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操皆留为帐前吏。另外还有夏侯惇,字元让,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而袁绍得闻曾维汉发布的太后懿旨和曹操矫诏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而此时二人同时收到了,曾维汉以自己的名义发布的檄文(其实曾维汉只是提前将历史上曹操所写的檄文抄袭一下而已)。檄文上有言:“鹤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太后懿旨,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曾维汉檄文发出去后,自提精锐兵马十万,经并州赶赴洛阳。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则为骁骑校尉曹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五至八万者,也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与曾维汉会师不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