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再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再聚
        第二天,跟着那管事太监一起出来的有一大群人,赵佶、赵偲、赵似、赵芙获得了太皇太后的特许,各自领着两个太监或是宫女从皇宫出来了。四兄妹看到苏重,显得尤为亲切,让人看着,好像是失散多日的小伙伴。可真正说起来,他们曾经也就相见过那么两次,相聚的时间不到一天。苏重身边的关胜、刘三子、蒙珂被他们不由分说的挤到了一边,愣愣的看着他们相聚的场景。

        再聚的心情,赵佶等难以用语言描述。如果真要描述,那就是兴奋,由衷的兴奋!因为苏重,他们这几个被圈养起来的天家孩子,终于可以伺机走出牢笼,时常来外面看看。确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地那么广阔!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天家的孩子只能生活在那一个牢笼里。不能像苏重般,前几日还在杭州,现在又现身东京。

        赵佶那天特意跑到庆寿宫没多久,贯贯就打听来消息,说是苏重也被押来了,心底还跟着担心了半天,想着伺机在皇奶奶面前说点好话,让小伙伴免于惩罚。他懵懂的相信,苏重比自己还小,皇奶奶不会真正依着皇帝哥哥的性子,严惩于他。不过,他等啊等,等到的是苏重已经和他的小伙伴跟着他家叔叔回家的消息,心底既高兴又失落!

        “好了!好了!先办正事。”

        苏重被四兄妹围着有点透不过气来。。从心底里说来,自己能得几位皇家孩子如此看重,还是暗暗欣喜的,但这会儿管事太监还在一边等着,不一会儿,范晟叔叔也会跟着带人过来商量装修事宜,自己昨儿一晚上的时间就在规划医所的大致布局:一楼三间铺子的空间设定为对内对外的大药房;连着的后面三小间,一间用来煎药,一间用来储存药,一间用作药房人员的办公室;说是小间,其实每间也有二十多平米,只是与外间的四十多平米相较,差不多小了一半;最好是把一进与二进之间的院子连着那三间铺子侧面空旷的地方利用起来,建几间房用来处理中药材,反正院子很大,只是这么一来,可惜了那些长势喜人的花花草草------

        “好。。我们兄妹先放过你!”赵佶不由分说在他胸口撸了一拳,配合着那一张脸笑得如阳光般灿烂。夏日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燥热的气流,几人离得近了,彼此都能看到彼此脸上此时淌出的细小汗粒,只是,七八岁的孩子不会在意这些。

        苏重这才得以空出身子来与管事太监交涉:“有劳中官人跑一趟,我昨日拟了一个大致条款出来,还有医所名称的建议,具体还得劳烦中官人上呈官家后,看官家的意思,小民自不敢对官家的决定置喙。”

        “说到劳累,还是苏家小郎君最为辛苦,咱家也只能在之间跑跑腿。”管事太监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闲着说了这么两句,便接了苏重递给他的纸张,亦没下意思的瞧上一眼,“咱家这就回宫一趟,等官家有了定论,再转身交付于你,也就没咱家什么事儿了,还希望苏小郎君仔细办差,别误了官家的心意-----还有,财务的人员,官家也仔细考虑过了,等会咱家会一并带过来,让他听候小郎君的差遣。”

        “劳烦中官人待小民对官家说一声,小民感谢官家对小民的信任,自会仔细办差。”苏重躬身拜了拜,管事太监稍稍愣了一会儿,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最终没再多说一句,欣欣然地沿着御街向北而行。

        太皇太后所赐的这栋楼宇,已经靠着内城与外城之间的院墙,但也因此,用来建医所,显得地理位置尤为优越。

        管事太监前脚刚走,范晟与曹佾相继而来,似乎特意约定过时间。苏重下意思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从东边向中间游走,具体是什么时辰,他还真说不上来。或许因为现在的自己反正年幼,对这时代的计时方式就没用心过。

        曹佾就是专程过来送钱的。跟着的两个仆从抬了一个大大的木箱,直接抬进了屋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来看,说是也不多,就二十五贯。曹佾想过了,医所基础装修的材料等,肯定不用他掺和,他要帮着支付的主要是人工钱。

        苏重看着这么一大箱子铜钱,沉甸甸的,运送起来实在是不方便,但宋时是铜本位,金银还不怎么流通,亦是稀罕玩意儿。不过,他觉得曹佾想得很透彻,用这些铜钱发放人员工资,那是再好不过,此时少不得对着这位仙家老人一个劲的道谢。范晟也在一边笑着打趣。。说曹佾是有钱人,就是慷慨!当然,他这个做叔叔的,也不能落了下乘,基础材料部分,虽是两家合作的生意,此次一应所用,都算成他这一方的,苏重推迟还不行,说是他这个叔叔对侄子的心意,务必收下。

        苏重乐见其成,当然,在他这边也不会亏了曹家、范家,少不得把少年天子应允给自己的三成股份给他们两家各一层,这么一算,似乎还是他们赚了。但,曹佾说了,这只是少部分的前期投入,医所需要的办公桌、椅子等之类的,让苏重仔细清算一下,他这方早早让人去打造。苏重内心已经有了计较。。也不再在言词上推脱,如此,自己也省了心力。说到底,他终究是一个没长成的孩子,对不了解他的人来说,外办事总会让人不信服,倘若自己去办,到时还得请家中的母亲或是三哥出面。

        现在,娘亲在杭州,家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母亲调停;三哥也不轻松,自己要读书,还要书写白话文,还得帮着打理京城的生意,虽说只是管理财务,但也够他忙活的。眼下又到了月底,正是核对账目的日子,还有各家的分成红利,即便每月不一定发放到各自的手中,但也得有一个具体的数目,要不然,时间累积的越长,越是难得核算,反倒增加工作量。

        因此,曹佾送了一箱子铜钱,简单的相说了几句,得了苏重的应承,便领着仆从匆匆的走了。范晟笑着很是爱怜地摸了摸苏重的小脑袋瓜,说了几句让他放心的话,就领着小工开始忙活。

        搞基础装修,对于这样布局完善的楼宇,首先得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进行多部分的撤除,这也是一个大工程,范晟握着手中的图纸,一点也不敢马虎,少不得这段时日都得亲自在这里监督。虽说如此,心里多少有一丝绪。如今,他的基建队已经很完善,泥工、木工、石匠等都是东京乃至大宋工匠里面手艺最好的,这些工匠的待遇也得以提升。当然,范晟引领的基建队属于民间组织,工匠所得的待遇也只是实惠上——每日的工价方面,还有每日的饮食方面。

        在苏重的影响下,范晟的思维在悄然中发生了改变,不仅对工匠优厚,就是那些跟着他做事的小工,待遇也是相对来说算高的。最主要的,他开始提倡在吃食上讲究营养均衡,说是这样对身子大有补益。各位工匠及小工体验过后,似乎觉得也是这样,一年到头没病没灾的,这样也省去了不少钱财的花费,从而在自己家中也开始实施这样的要求。每日的吃食,必包含蔬菜、肉食、豆类,隔那么几日,还会做一顿鱼,或是一月里杀一只鸡,日子好过了,先前这些不舍得自家里吃的东西,现在也舍得了。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自己的婆娘孩子吃好穿好!

        大人们都去忙了,除了苏重,其他的孩子们都没什么具体的事情要做。赵佶怂恿着苏重带他们玩好玩的,可什么好玩的,他也说不上来,之所以如此说,也是因为信服苏重的脑袋瓜能帮他们想出好玩的事情,当然不能再是那种窝在厨房做吃食的玩法,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得找一个新鲜的玩法。

        苏重作势想了想,说是还得等等官家的管事太监,不能因为玩,把正事儿耽搁了。现在,他这方已经动工了。。与官家之间的交涉得敲定下来,心里才算得上踏实。说踏实,也是相对的,谁知道一根筋的少年会不会想一曲是一曲?不过,现在还有太皇太后在上面顶着,即便少年有什么想法,只要手中有了依据,他也没什么好害怕的。至于太皇太后驾鹤西去,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到那时,医所已经有了既定的模式,他就是要折腾,也得问问东京周边的老百姓。至于分成,说实在的,他就没真正在乎过。

        临近午时,管事太监才领着另一太监匆匆朝这边奔来。看他那样子,也是用心的在办差,可落到赵佶这个纨绔眼中,少不得私下里埋怨几句。但赵佶在宫廷中长大,也知道皇帝哥哥身边的人不好得罪,也只敢私下里埋怨几句管事太监来得太迟,误了他们哥们之间的兴致。

        赵煦办事还算讲究,不仅同意了苏重对医所名称的提议。。还特意亲笔书写了‘百姓医所’几个大字,还加盖了玉玺印。‘字’是好字,意思很明显,‘百姓医所’就是他这个官家对民生的贡献,对老百姓的爱护。合约的纸张也让人重新拟定过了,一应条款没什么偏差,仍是三七分成,苏重是暗里的管事人。之所以誊抄,或许也是因为苏重书写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让少年天子不忍目睹,现在这字工工整整,一看,就让人眼前一亮,一目十行的看下来,也能明白其意思。还有,纸张也换过了,现在苏重手中所拿的一式三份的合约,都是用的最好的纸张,只等着他把字一签,再按上手印,合约就彻底生效。

        苏重无一丝犹豫地‘刷刷刷’几笔,就在三份合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姓名,按上了手印,自己留了一份,两份递给呵呵笑着的管事太监,顺带把自己制作的不算太精致的鼻烟壶送给了管事太监,算是他今儿的跑腿打赏。自己的心意到了,对方喜不喜欢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类,反正自己就是一个小孩,也拿不出什么特别值钱的玩意儿。很明显,管事太监对他的鼻烟壶虽说不上特别喜欢,但也不是那么讨厌,七岁的孩子懂得尊重他这个中官人就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