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萨克族与柯族 (2 / 2)
朝饮渤海水,
暮宿昆仑巅。
连山以为琴,
长江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
吾当为君宣。
哈萨克之勇敢善斗,自古驰名,其潜在之雄风,迄今未衰,今日在本省四十余万众之哈族同胞,亦一不可侮之力量。
惜害于人事,教育未兴,浑浑噩噩,度其游牧生活。或误指哈萨克为一野蛮未开化之民族,而不知其光荣璀璨之文化史久已风靡欧西,大思想家、大诗人辈出,如阿山格依格、阿拜、夏克仁等均有伟大之思想,不朽之杰作,早经传诵于美苏、中亚各国。
故如能施以适当之教育。使其跻于文明民族之文化水准,发扬而兼光大其固有之文化,再从而发挥其所蕴藏之热力与朝气,敢预断其必成为一智慧干城。
柯尔别孜亦北疆游牧民族之一。其族向无正确记载及考据,其来源人言人殊。或谓公元五**,希腊国王友司亨二世,遣使基玛尔湖谒西突厥迪吾鲁汗,迪汗将所俘之美女柯尔别孜,赠嫁基玛尔湖。其后,子孙繁衍,世界上遂有柯尔别孜之名词。
或谓柯尔别孜与哈萨克为同源,盖哈萨克称其始祖为哈拉什汗。。而柯尔别孜亦自称为哈汗之遗裔;且有一段传奇式之故事,颇饶佳趣。据云:古时在中亚细亚有王曰哈拉什汗,丰神俊美,肌肤雪洁,朗朗若玉树临风,每顾盼自喜,惟环顾其境内人民,皮肤粗黑,且多遍体斑纹,备极丑恶,触目憎人。
王遂诏令国中,尔后凡生有斑纹之儿,即将其母子投河。不久,其宠后诞生一子,丑纹被体,形容古怪。王见之,五内如裂,抚然不知所措,盖其后美艳绝伦,伉俪情笃,若将其母子弃河,于心其何能忍,但如不履行其所颁之法令,又将无以服众,辗转筹维,难于两全。正悲惶欲绝时,忽足智多谋之大臣树古尔乌拉伯思得一法。。奏王曰:请一面申斥王后今后不许再生有斑纹之子,一面将已生之儿,抛弃于戈壁荒野,又遴选美貌少女四十名陪去。其后,被弃之儿既长,悉娶四十少女为妻,子孙繁衍,自成一族,即今日之柯尔别族。“柯尔”柯语四十之谓,“别孜”少女之谓,即纪念此四十少女之意。
柯族亦事游牧,信奉伊教,其生活习惯与哈萨克悉同。缘其自幼即沉浸在大自然之山野间,故性情豪放、勇敢、热情,而歌唱天才尤特别优越,每藉歌舞以发舒其内情。其所歌咏者,多大自然之景象,宗教之祷颂,儿女之私情,或夸耀自己之财富,尤喜赞扬本族之英雄故事等。
其族散居迪化、伊利、塔城一带,大部分游牧于苏联、中亚各地,在本省境内者约六五九二〇之数。
以其度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教育设施,最感困难,故虽天才辈出,多被埋没。近来已采取巡回式之教学,其提倡之精神,可谓渐入佳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