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突破,另一个难题(三更) (2 / 3)
量子纠缠的速度不低于光速的四个数量级,也就是至少是10000倍,但是量子纠缠的上限至今无法确定。
尽管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是光速的几千倍,但现在的科学技术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
因为干涉量子纠缠的时候,量子纠缠态会立即消除,所以无法利用这种能力发送信号。
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目前仍然成立。
当今世界对于量子纠缠的应用主要是信息加密技术,与超光速无关。
林奇研究量子力学,是想找到一个方法能让信息以超过光速来传播,而不仅仅是用于加密。
因为林奇想解决一个难题就是流量的问题,流量说白了,就是数据的传输,就是信息的传输。
当前人们的研究并没有什么方式能让量子传递信息,但并不表示量子就不能传递信息。
林奇就是需要要找到一个方法能让量子传递信息。
过了10个月,经过大量的实验,林奇发现了一个现象,不是所有的干涉行为都会导致量子纠缠现象消失。
林奇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就对汉永丰说了这个发现,两人共同研究这个现象,发现可以利用这个现象进行信息的传输。接收方也必须有量子纠缠的另一个粒子,然后通过一些特定的理论和算法,就能还原出来原本传递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程序的算法,林奇交给了南宫凝云来做,南宫凌云配合这林奇和汉永丰一起研究量子通信相关的事情。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虽然看到了希望,比世界上已知的所有的科技都走得更靠前,但是也正是因为走得太靠前了。
所以并没有经验可以供几个人参考,前方的道路需要几个人一步一步的走出来,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看过了沿途的风景,知道沿途都有什么坑,几个人的基础特别的扎实。
最终又过了2个月,在三个人的通力合作之下(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系统给了林奇一些灵感)。。量子通信的设备和终端做了出来,当然了终端和设备也包含了量子算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