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国书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国书 (5 / 6)
        可要是起五万大军就不一样了,其他两万人马从哪儿来?

        如果是封君之中选拔,他更加倾向于从落魄寒门中选拔,至少不能是控制数万人口的大封君和大家族。

        这样一来,自然会引起国内封君的不满。

        秦人好战,这并非是商鞅变法之后的原因,只不过商鞅变法将秦人的血性彻底激发了出来而已。秦人的好战基因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要是换一个诸侯在河西接连遭遇两次惨败,早就连胆子都吓破了。可秦人呢?两次大战,从五十万大军,然后到二十五万大军,从来都没有要低头的意思。

        不仅如此,别看秦国损失惨重,但是从交战的经过来看。

        秦国越来越穷,但是秦军的战斗力竟然变强了。

        五十万大军被吴起五万大军击败,这就不用说了,过于盲目自信,而简公当年也希望通过这场大胜来奠定自己不太名正言顺的国君位子。可惜,一场惨败让他失去了所有的威信。

        可后面一次,二十五万秦军,对阵魏国十五万武卒。从战争的结果来看,魏国不愿意继续这种规模的战争。一旦失败,魏国就要承担雪崩的代价。不同于秦人只有魏国一个敌人,但魏国还有不听话的赵国要收拾,还有崛起的齐国要对付,另外蠢蠢欲动的楚国也需要魏国去压制。

        一旦魏国武卒在关中损失惨重,赵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齐国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甚至连楚国都可能来乘火打劫。

        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局面。

        但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秦国周围其他的势力他们还能去够欺负一把,找一波自信。然后等待粮食大丰收之后,接着和魏国干。恐怕魏击对此也是头痛不已。才想着扶持了赢师隰为秦国国君,想的就是消除来自关中的敌意。

        但效果,似乎并不怎么样。

        秦军眼下对战魏国武卒,似乎找不到什么信心。但对付韩国……这可是手拿把攥的稳当。

        不管是秦国国人,还是封君们,都认为这是老战功的好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