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8章 被鄙视了 (2 / 4)
可实际上,郑国的国力并不强。这种不强主要是从人口数量上衡量,两国人口差不多,国土面积也几乎相当。甚至经济模式都差不多,都是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加上平原地区都是产粮地,人口密集,百姓富足。但是战斗力不是同日而语。春秋时期,郑国就展现出了在征战上的特殊能力。怼周王,怼晋国,怼楚国……还能经常怼赢了。
不是一流霸主,郑国都不放在眼里,就算是一流诸侯国,郑国也不虚。就算是强大的晋国,楚国,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似乎拿郑国一点办法都没有。更要命的是,有时候摆开架势的春秋霸主们,在战场上和郑国交战,还会打不过。春秋平头哥的名声,也不是吹出来的,是凭借一次次疯狂的战争积累起来的。
中原腹地的二流诸侯国在春秋末期,有四个,郑国、卫国、宋国和鲁国。但是其他三国根本就无法和郑国相比。可实际上,千乘之国的郑国国力和卫国相当罢了,甚至还不如宋国。最根本的问题是,郑国的军队是武士为基础构架的军队,国家对低级军官给予特权和经济上的倾斜,让武士作战没有后顾之忧。
说白了,郑**队的强大,并不是强在他们的士兵,也不是强在他们的指挥将领,而是强在低级军官的尚武精神,主将就算是大败而逃,小股部队也会进退有致。
这才是郑**队一直能够保持很强战斗力的原因。
南卓想了想,觉得不可能,依据很简单,韩国和郑国的战争互有胜负。尤其是在郑繻公时代,还大败过韩军:“阳翟有六万大军驻扎,郑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在阳翟,强攻肯定是攻打不下来的,唯有围困。但如果郑人出城而攻,韩人损失也不会小。”
南卓说的也是在点子上,别以为战国七雄,个个顶天立地。
“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三分之一的军力,但是韩**队并不强,至少在中原各国的眼中是如此。即便韩国能够从国内抽调十几万大军,但也是乘着秦魏在河西大战,没有人能顾得上韩国才有这样的作战机会。一旦失去了灭掉郑国的机会,此后,可能韩国就再也没有灭掉郑国的机会了。”
“因为,秦国也好,魏国也罢,如果能够从河西之战之中缓过来,都不会允许韩国继续发展下去。因为身边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已经够麻烦了,如果再多一个,平衡就会被打破。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韩国的机会就这一次。估计韩侯也看到了这次的机会,才会用倾国之力来筹备这一战。”
“可即便如此,韩军的胜算也不大,但韩侯不得不赌一次。因为从韩武子以晋国上卿身份弑郑幽公之后,韩郑就是死仇,已经不可能和解。一旦韩、秦发生战争,郑国必然会从韩国背后进攻,韩侯不敢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么一个隐患。”
照着边子白的分析,似乎郑国灭亡不过是在旦夕之间。一旦阳翟城破,或许就是郑国灭亡只之时。
南卓相信了,但是他觉得边子白似乎跑题了,他问的是边子白忽悠那五百禁军去送死,根本就没有问韩郑交战:“可就算是韩郑交战的结局已经注定,但是和卫国的禁军又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了,郑国灭亡,难道你以为卫国就能独善其身?卫国不但要面对齐国的威胁,更要面对赵国连年的打劫,一旦韩国做大,不免会生出灭卫的心思。”边子白顿了顿幽幽道:“卫国的军队是打不过人家的,但是可以选择一种他们希望的死法。”
“你还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南卓怒道。
边子白却笑道:“至少在被围困灭国之际,卫军能够做出一个选择。是拿起武器,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人活着?还是丢下武器,成为被奴役的对象。你们都应该清楚,被吞并的诸侯国的军队,在列强中的地位是什么?”
只能是炮灰,如同奴隶军一样的存在,在之后的战争之中,成为吞并国征战的消耗品,用来保护本国的军力。作战的时候,韩人就会像是驱赶野兽一样驱赶卫国的军队,冲进交战的对手阵营之中,不计伤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