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挺进禁地 (1 / 2)
第二天众人一大早就从村子里出发了,目标就是肖虎山脚下的那片雷区,本来只有白争一行五人和刘罕,但好巧不巧,两位祭祀每年的今天都会进去做法事,那就一块儿带上了。
望山跑死马这句话说得是一点儿都没错,虽然两座山紧挨着,看起来就是面贴面的距离,但是下到山脚以后,往肖虎山方向的实际距离其实还有足足八里路。
当地人有句谚语,叫做上七不上八,胡桃藏棉花,说的就是白争脚下正在走的这条路,头前七里放心大踏步,最后一里,胡桃藏棉花,需要反过来理解,棉花里藏着胡桃,山地里埋着土雷。仓颉臭名昭著的二战雷区,就从这里开始。
滇南东部的山区大都是喀斯特地貌,肖虎山也在此类范围之内。这种地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山体表面会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容易形成溶沟和石芽,怪石林立,所以从远距离看上去,整座肖虎山在初晨的照射下,白灼灼一片,风格迥异。
“到这儿就算是把好路给走完了,再往里就是一条小道儿,踩着我的步子走,千万别胡乱下脚。”刘秃子看了看路旁的一块儿立起的巨石,上面的风蚀痕迹颇深,俨然成了一座雷区与外界之间标识的界碑。
宋青树压了压自己的帽檐儿,“不是我说,你家就住这上头?那不是天天得趟雷上去?”
“叫个人都住在山背面儿,那边就别说雷了,连头蒜都挖不着,真像你说的,咱还用跟在他屁股后头?”
周遭的绿植很少,大部分的视野都被高高的石芽所占据,所谓石芽,不过是溶沟中突出的石柱,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岩溶反应,很容易形成石芽丛生的情况,白争面前的,就是一个足有三百米宽的石林。
宋青树坠在队伍的后头,踮起脚来比较了一番,这些个石柱里面最矮的也能跟他拼个平头。
刘罕虽然在一路向北,但是路线却并不是笔直的,众人跟着他弯弯绕绕,精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集中。
“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要是往前退几年,这里头还有绊绳儿,那路,更难走。”
“绊绳?”
刘秃子:“也是一种雷,用细钢丝拴着的,只要蹭到,就甭想跑,它能从土里飞出来炸你。”
“跳雷。”宋青树在没有迷恋上**之前,特别喜欢看军武报道,所以对这玩意儿还有点儿研究,“二战时期的跳雷,底部的发射装药能把它弹起一米多高,就算主装药威力有限,不过占了设计的便宜,弹片的溅射覆盖范围很广。咱们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大规模配备。”
“这片雷区是战败国留下的。”王迦南永远掌握着第一手的资料。
杨鼓:“我就说么,咱们人民子弟兵可从来不甩烂摊子。哪像那帮**,吃了败仗,腚还擦不干净。这里头的跳雷,一准儿还是咱滇南政府出力收拾的。”
刘秃子听到这番言论冷声一笑,“他们出没出力的我不晓得,我就晓得山里的野物出力不少。”
短短三百米,一行人等却用了足足半个钟头才走过来,没了石芽遮挡,视野豁然开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