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京畿乌金砚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京畿乌金砚 (2 / 3)
        基本都是比较实用的生活用品:断了发条的打簧挂表、老式的水晶眼镜、象牙烟嘴、钢笔、西餐刀叉、红木的麻将牌盒、装在小镜框里的软木雕风景画等等。

        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堂的东西,可能是现在已经淘汰了,但以前却很实用的物件。

        其品种之杂、之多、保罗万象,但这个区域的东西,价格都挺便宜,所以整条旧货街上这里的人气最旺。

        许多火眼晶晶品味非凡的老克勒在市场中穿行,他们慢慢地观察,细细地挑选,凭他们的眼光,从一大堆近似废物的杂件中,以极低廉的价格买到几件宝贝。

        比如一支“派克”金笔,或一把维多利亚时代,某名厂制造的大餐刀等。

        杂件摊的货物越朝北行越粗大,那里排放着俄式的茶炉、印着蓝色外文字和图案的粗瓷沙滤水筒、搪瓷浴缸、铸铁火炉。

        尽欢猜测,这些东西可能是从以前外国人住的洋房里拆下来的,还有童车、婴儿铁床等等。

        整个旧货市场逛下来,尽欢手上拎得东西也是杂七杂八。

        刚刚那盏小鹿台灯不用说,还买到一个牙雕的臂搁。

        臂搁是啥玩意,尽欢开始也不明白,后来经过摊主介绍,才知道壁搁是古代中国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

        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

        臂搁也称腕枕,说白了,跟几十年后大家用的键盘鼠标手托是一回事儿。

        尽欢得意的战果,还有一方乌金砚,砚台上用俏色雕刻着盘龙云纹,造型看着就非常贵重大气。

        易水砚又称奚砚或京畿乌金砚,是很古老的石砚,是四大名砚歙砚的祖宗。

        歙砚最开始的技术,还是奚超父子带着易水砚的技术,迁居皖省歙州,在歙州开发了歙砚和徽墨。

        早在乾隆时期,乌金砚就被称为不世出的宝贝,尽欢在砚台不起眼的地方,果然发现了造办处的标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