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 不偷鸡的贼 (1 / 3)
天都山往西十五里,便是临羌寨。
和许许多多的堡寨一样,临羌寨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墩台,驻扎着数量不等的士兵,负责了望、传递敌情,骚扰、阻滞敌军的攻势。
不过随着宋军在沿边诸路不断进筑堡寨,限制夏国骑兵机动,构筑平夏城、灵平寨,蚕食了横山地区,原来处于前线的临羌寨也成了后方。
其四周的墩台虽依旧驻有士兵,但数目不多、素质不高,其防御功能已经形同虚设。
夜幕已深,寒露深重,顾振福蹲在临字三号台里向火。这个墩台地处临羌寨北边的一处山丘上,因为离寨子近,地形也不算险要,所以这阵子就让他和李二娃两人守这台子。
他俩是附近临羌寨的寨民,不算是大宋的正规军,平时伺候田地,农闲时练习武艺,夏军来犯时则守寨迎敌,夏军退却时则并力悉出掩杀。
当然这活儿也不是白干,耕牛、农具、粮种、旗鼓、兵刃都由官府提供,田地基本不用缴纳赋税,打退了夏国人还有封赏。
除了打仗时有生命危险,其它各项付出与收益算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李二娃新婚不久,热络劲还没过。每天天一擦黑,他便偷偷摸回寨子里与婆娘折腾去了。一般天亮前才回来,回来后得蒙头睡上一个时辰。
嘿嘿!谁年轻时都那样。
顾振福年近六旬,早已是过来人了,对李二娃的行径总是一笑了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管他。反正不是战时,营田官管得也不严,没人查岗访哨。
时辰不早了,年纪大了,经不住熬!他打了个呵欠,从墙角堆的木炭里,扒拉出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这墩台用黄土夯垒而成,有几处崩坏了,被朔风吹撼,飕飕地漏风。若不多生点火,这夜里冻得难过。
早已报与上官,请求派泥水匠来修补,但迟迟还未有回音。反正在那些官老爷看来,只要冻不死人就成。
他将火簇好,又检查了一下门,拿起瓷碗来灌了两口水,将碗顺手往地上一搁,便举着油灯顺着楼梯上了二楼。
上去后,他将床铺整理好,将灯吹灭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躺下歇息。
墩台的结构都差不多,底层烧火做饭,二层睡觉起居,三层则是存储柴草、烧放狼烟的台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