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九山传说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61 九山传说 (2 / 5)
        此外,九山县的每一座镇,每座镇里的每一个大村落都被标志出来,附录里又写明了这些村子的特点,比如大雁村的梨子,钹儿村的汉代石碑,九弯村的槐酒,灵芝村的山歌,凤丘村的千年古槐……

        一些作者亲自到访过的地方就会特别加以说明,另有一些只是听说过的地方,则又特别加上了“有待考证”四字。

        童山长亲自将这一幅宏图愿景挂在墙上,眯着眼睛细细欣赏了许久。

        到此一游?

        原来还可以这样?

        元龙朝山河壮丽,并非只有名山大川可赏。本朝有大景十停,但碍于路途遥远,就是当今圣上也至多走过三四停而已。

        九山县如今已被并入京都,属于远城郊的一部分,就连九山县这个名字,也早已在宋朝末年就渐渐废止。

        关于这九座大山的起源,或许也只有本县积古老人才能说得出一二吧。

        有福祉传说,有历史渊源,有怡人美景,为何不可到此一游?

        童山长直起微驼的背,双目中有星辉。

        之前处心积虑打入京都市场的各种想法通通作废,这是怎样一个连皮带瓤的大大反转!将京都的客人直接运送到九山县来?

        到此一游。

        童山长清了清嗓子,对候在门口的周先生道“进来帮我研墨,加朱砂。”

        周先生听见“加朱砂”三个字,心里一个激灵老师要在墨中加朱砂?这是很多年都未有过的事了。

        纯正朱红色的批划并非普通百姓可以享有的,虽然元龙朝规矩不多,但先生们出于对圣上的尊重也绝不肯用朱批,因此,若是遇到学生可圈可点的地方,往往就会在墨中加少许朱砂,形成赭红色字迹,留存在学生试卷的字里行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