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崇祯打靶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5章 崇祯打靶 (3 / 6)
        光是东宫卫队的编制就高达三万,还有其他作战部队等待补充武器,起码要达到年产五万支新枪,才能基本满足各部的换装诉求。

        火枪厂已经算是竭尽全力在生产了,但与实际缺口相差甚远,主要原因就在于擅长锻造高质量枪管的高级技工太少。

        从南都地区调集上万名的工匠们已经陆续抵达京城,预计随着他们熟悉锻造工艺标准之后,产量便会翻上一倍不止。

        这些人世代久居江南,当然不愿意来战乱频繁的北方定居,但政令一下,想要保住脑袋,就必须遵从朝廷的命令。

        连同他们的家眷在内,男女老少涉及近十万人,幸好有败家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可以运输人员,不然这千里迢迢的北上之路便会走得很困难了。

        即便是东宫卫队的士兵,暂时也只能用鸟铳来进行射击训练,一来是新枪产量低,二来也不可能让这些菜鸟用高价的新枪来练手。

        不过倭国特使横山拓也的办事效率很高,在上万两银子的驱动下,很快便运来了一千支鸟铳,自然都是不曾使用过的新枪。

        第二批一千支也是刚刚灾京城,从枪支上的做工和符号看得出来,并非是他家出产的,而是收购过来的,不过质量还算可以,完全可以媲美大明制造的鸟铳。

        原来某太子与倭国签订的合同时为期五年,每年采购一万支“铁炮”,其中的一半份额归横山拓也所樱

        但当下的情况是人多枪少,必须对合同里所涉及的订购数量加以修改,提高到每年四万支,时限与采购价格不变,总数高达二十万支,绝对是一笔惊的大订单了。

        倭国生产的“铁炮”的性能当然比不上自家的新式燧发滑膛枪,但胜在量大管饱,不然就指望这点产量,那就只能让狗腿子们拿着二手货上阵杀敌了。

        如果双方初期合作愉快的话,某太子甚至可以授权横山家生产自己研发出来的新式燧发滑膛枪。

        在对比过双方制造出来的武器之后,某太子发现倭国的工艺绝不逊于大明这边,其工匠的锻造水准必然达到了很高的级别。

        眼下有了足够多的银子,“北地”还有铜矿可以开采,便可以利用倭国的产能来为王师实现武器方面的更新换代了。

        双方的兵工厂满负荷运转的话,加起来一年起码能制造出五万到七万支合格的新式燧发滑膛枪,五年左右便可以为三十万明军完成换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