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逐步适应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6章:逐步适应 (1 / 7)
        三个自认为满腹韬略的文士到了无比繁华的京城,就跟没见过任何市面的土包子一样,看什么都新奇,哪怕连一根铅笔,都被他们视为巧夺天工之作。

        实际上石墨作为书墨从商代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才被取代,到了大明朝,石墨已经不值什么钱了,不少有石墨矿的地方,百姓会用石墨作为燃料。

        此举无疑是在暴殄天物,某太子用铅笔的方式赋予了石墨更高的价值,才能让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即使大明境内的石墨储量是非常丰富的,也不能因此而浪费。

        原煤每百斤售价不过一两银子,而焦炭每百斤也仅价值三两而已。石墨当然比不了原煤,若是连烧火都不行,那在百姓眼里,这些黑石头还不如木柴。

        但经过一番加工,变成了铅笔芯,石墨的价值便截然不同了。

        同样是木头搭配石墨,未加工之前,一百斤连一两银子都不值。

        变成铅笔之后,一根铅笔就算只卖两文钱,一斤有五十根,也价值一钱银子之多。

        一百斤铅笔就价值十两银子,比其原材料形态时的价值翻了十倍不止。

        把原材料加工之后,赋予其新的功能和价值,这种工艺便是技术。

        同样的道理,面与肉经过加工,变成了包子或饺子,其价值就远超原材料时了。

        一个前举人与两个江湖术士写毛笔字尚可,但忽然玩起硬笔书法就不行了,刚动手的时候写的居然不如一个年轻内侍,这让自恃不低的三人尴尬不已。

        加以修炼是必须的,既然有了太子爷给自己免费发放的铅笔,那在闲暇之余,临摹报纸内容是绝对可行的办法。

        不过这也非比寻常,让三人好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拿到手便不忍放下,要看个痛快才行。

        没啥比报纸更能吸引三人注意力的东西了,最为广泛的受众就是文士、书生之类的顾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