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郧均之变 (2 / 6)
只是这四人的反应不一,杨友贤与常国安二人的态度与王国宁较为一致,只要“八大王”一反,他们就敢跟着反。
而惠登相并未立即表态,有些摇摆不定,处于模棱两可之间,朝廷并未加害于他,而陡然参与复反,有些不近人情。
王光恩则说“今献忠反,而吾辈亦反,是出裤下,吾不为也!”
在“八大王”真的率先重举义旗之后,他仍旧如此认为。
这话的意思就是,张献忠让你们干嘛,你们就干嘛,你们难道是他裤裆里的那物件?真要去做,你们去做好了,老子不做。
众人除了要看看“八大王”的行动之外,还要听取老大哥——罗汝才的意见,只有“曹操”点头,这事才能完全成功。
罗汝才在接受招抚之后,只愿意农耕过活,并未接受朝廷赏赐的钱粮财物,但暗地里却与其他首领眉来眼去,心里也是计划伺机而动,并且同意了“八大王”的建议。八八读书,.23.o
只是他过去的士卒都被分散在上津、竹山、南漳、保康、房县等地区,兵力虽有不下六七千人,但集结起来非常费时费事。
若是被朝廷发现,必然会被视为反叛,所以决计不能提前集结,只能等待“八大王”有了动静才能公开招募老部下。
不光是惠登相在观望众人的态度,罗汝才也在这么做,因为义军内部早已不是几年前鼎盛时期的模样了。
如今“革左五营”远走大别山,与湖广西北部的义军各部相距甚远,短期之内是不会在与众人汇合了。
更重要的是刘国能与李万庆这两位麾下部曲实力位列前三的首领无意参与行动,等于义军直接少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张献忠兵力不少,高达三万两千人。但刘国能所部有两万八人马,李万庆较少,可也有一万八千之众。这俩人死心塌地为朝廷卖命,罗汝才不会不仔细思量一番。
均州与郧县的这九部人马,加起来不过五万而已。若是王光恩与惠登相二人都不参与起事的话,等于不算“八大王”所部,他们七部的总兵力才四万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