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苟活下去 (2 / 7)
宋应星是研究过相关的机械的,不过由于其结果不尽如人意,便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了。
为什么华夏从古至今都推崇两轮马车?
就是因为这种马车的转向灵活,而且是靠车前的牲畜实现转向的。
如今要用机械来替代牲畜的作用,想的倒是容易,但做起来就太难了。
实际上不论是东方的两轮马车,还是西方的四轮马车,都是依靠马匹来实现转向的。
宋应星倒是可以为战车做一个转向装置,但是一旦过于简单的话,车内负责驾驶的士卒绝对无法实现轻松转向。
王徵在这个领域也颇有研究,随后说道:“殿下,此车的轮毂与车体紧挨,若要实现转向,便须使二者互相离开一段距离,留有转向所需之空间,车体宽度势必增大,车轴也须加长。院长所言皆为实情,若在舱内加装控制装置,确实能实现转向,不过若不已复杂机械加以帮助,只恐耗力巨大。”
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老王头在机械领域的造诣并不比宋院长低多少,在造完自行车之后,也是很有成就感,不过反过来一比较,制造自行车都比做这个转向装置要容易得多。
因为首先自行车并非军用,而是供富绅休闲娱乐而已,可靠性并不重要。其次,仙车最难的部分不过是锻造链条部件,其实只是结构比较小巧,多花些时间便可造出,远谈不上困难。
像这个转向装置,必须兼顾可靠、简单、实用,可以抵挡东虏兵器的袭击,此外最好还要控制制造成本,这就给砖家们出了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
薄珏蹲在车下看了半天,等两位前辈都说完了,才起身直了直腰,说出自己的见解:“殿下,臣以为可用仙车握把之原理来作为战车转向的解决之道,不过具体如何解决,还须加以时日研究方可实现。”
已经蜕变为一只大吃货的薄大才子听了太子的要求之后,便想在乘员舱里安装一个类似自行车车把的装置用于战车转向。
二者原理是相通的,但是重量就天差地别了,自行车的前轮才多沉?
这战车的两个前轮加起来恨不得有一百斤重,别说用扭杆硬扭,就算是直接用手掰轮子转向,就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实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