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分期付款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分期付款 (2 / 6)
        吴甡也觉得这个办法没什么不妥之处,朝臣想买新宅院,可是兜里的银子却不够,用这个办法就能两全其美了:“臣附议首辅所言,殿下若以新城为重,则百官自当紧密追随,若不能定居,朝夕必然在两城之间往来穿梭,多有不便。今殿下出此卓越奇策,百官便能乐享新宅,由此而侍君便捷,官眷亦可安稳怡然。”

        如果太子在新城的宫城建成,且要执意搬迁过去,在那里开朝会的话,那在老城这样的文武百官就要跑上七里路去上朝。

        一周五天都是这样来回折腾,大家必然会牢骚满腹,所以让官员搬迁自家府邸是必然的事情。

        太子住在新城,官吏自然也要跟着搬到新城去,幸好距离很近,不是千里之遥的迁都,不然大家会更加辛苦。

        吴甡不清楚太子所谓的贷款需要的银子从何而来,但既然太子开了金口,就一定会有所准备。

        这么一大笔钱,想让户部出的话,李侍问绝技不会同意,所以只能由太子来出,或许真是用紫金债券来为百官贷款。

        “臣附议首辅、次辅之见解,京城不必他地,即便拿出千两银子,也难觅一处上等宅院。百官不乏家境窘迫之人,若搬至新城,抑或居无定所,必损朝廷颜面。殿下以贷款相助百官,可谓雪中送炭,乃是臣子之福祉也。”

        在次辅之后,礼部尚冯铨便成为了第三个贷款支持者,作为首辅的头号跟班,只要薛国观表态,他就会跟着表态,如果其间次辅开口,那他就等会儿再发言。

        能当上尚,冯铨除了给薛国观送银子之外,也是有点能耐的,与洪承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却稳压薛国观一筹,只不过家里没有一个胸围曝棚的女儿……

        冯铨很识趣地没说京城房价高起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因为这是大明的都城,是天子脚下,若是吐露出来,必定会让太子愠怒。

        所以直接就将内容扯到了清官上面,冯铨是不会自证清白的,但朝里确有不少为官清廉的同僚。

        譬如吴甡、堵胤锡、李侍问等人,这都是一家老小要靠他们赚得那点月俸过活的人。

        没有太子祭出的贷款先行接济一下的话,即使是次辅,也难以承受搬迁的巨额开销。

        而且在太子大力整饬官场蛀虫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蛀虫已经十不存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