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5章:商贾觐见 (3 / 7)
供给军需物资,赚的利润尽管不必零售更多,可是能得到一个好名声,特别是能在太子爷那里挂个名,这才是最重要且最值钱的。
在太子爷监国之后,商贾们已经不由自主地玩起了过关游戏。
先是足额纳税,然后购买紫金债券,再接着要定购海外金山股份,这会儿还得供给军需,只有次次都参与,才能刷出更深的存在福
哪怕少参与一次,都会让一部分商贾觉得自己落后于他人,往后或许会在商业竞争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便是对于他们的投名状,不至于流血掉脑袋,可把自己手里的市场份额玩没了,货品卖不出去,导致家道中落,那还不如一死了之。
像被同行们视为京城商业三大混帐的粮商于松屹、盐商马永亮、茶商范巧智,都是最先保住太子爷大腿之人。
现如今于家粮店已经变成了于氏粮食股份公司,占据京城一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已经被户部选作军粮供应商之一。
这便意味着粮食不愁卖,还可以享受统购统销的待遇,也就是由户部先下订单,于家再行从江南运粮即可,完全不用担心积压生虫的问题。
盐商马永亮做得更绝,在得知朝廷大力在山东滨海地区置办盐场,晾晒海盐之后,马永亮干脆减少了从两淮盐商那里采购的额度。
等了解了海盐的品质,先行试卖一段时间之后,便将重点放在海盐上面,加以时日,最后彻底放弃淮盐,悉数购买海盐进行销售。
海盐由于制造成本较低,特别是无须熬煮,仅仅需要长时间的晾晒即可成品,在市场上自然受到寻常百姓的欢迎。
用这个玩意来挤兑同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山东盐场出产的头一批海盐已经灾京城,这会儿正在试销。
茶商范巧智家里的茶叶都来自浙江与南直隶,由于茶叶的特殊性,产地几乎是改不聊,他家在当地也不是拥有广阔茶园的茶商。
换作旁人,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上游厂家的控制,不然就要遭到断供的待遇,但是“无比善良”范巧智早就想好了对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