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科举3 (1 / 3)
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制度并不完善。曾麒也没搞什么乡试、省试之类的中间环节,数千人只用了一天就全部考完了,接下来就是紧张忙碌的阅卷时间。
蔡邕把原江东书院的老师全都找来帮忙还是杯水车薪,没办法曾麒只好让戏志才、程昱等在建业的全体官员一同阅卷,这才在三天时间内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
“唉!下次恐怕我这把老骨头就没精力主持如此的盛事了。”蔡邕将手中的中试名单递给曾麒,嘴里还不住的抱怨,不过看他的表情还是遗憾居多。
“岳父大人放心,这次时间仓促我等经验又不足难免会有些捉襟见肘,下次完全可以在各郡县先举行初试、复试,选出各地俊才后再来建业会试,那时就轻松多了。”蔡邕已经六十多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前两个月好友卢植散手人寰对他的打击很大,曾麒怕他胡思乱想于是急忙安慰道。
“哦?这样确实不错,这么说来我老头子还能再支撑两届。”蔡邕听了曾麒的话眼睛一亮,脸上遗憾之色尽去。
“呵呵!不仅是科举,刚刚建立的国子监书院还得你老镇守啊!”
恭维了半天才把一脸满意的蔡邕给送走了,曾麒总算长出了一口气,拿过中试的名单看了起来,希望能捞到几条大鱼。
据蔡邕说,此次一共选出了一百二十八名学子,寒门子弟占了半数还多,谁说寒门无高士?不过是没有他们出头的机会罢了。
曾麒抱着淘宝的心思逐个看去,看到第一个名字时他的嘴角就咧开了,这就叫做开门红啊!
只见第一排赫然写着:蒋琬蒋公琰,荆州零陵郡人。
蒋琬是谁?那是蜀汉继诸葛亮后的第二任丞相。其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被赞为‘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曾麒擦了擦嘴边的口水,继续他的淘宝行动。看到第二个名字时他的眉头一皱,冯买冯买臣,吴郡海盐县人。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可汉末三国的名人里没有他啊!难道是因为和汉武帝时期的名人朱买臣名字相似的原因?
不对!曾麒努力的回忆着那份熟悉感,过了好一会终于想起来了,当年讨伐袁术时策反雷薄的人就叫冯买,而且被曾麒任命为合肥县令。
“来人!去查一查这个冯买是不是合肥县令。”
下人领命离去后曾麒就不再关注此事,继续他未完成的‘大业’。
第三位也是个名人,刘巴刘子初,荆州零陵人。不过曾麒却没有像发现蒋琬时的那么高兴。此人虽有大才可人品却有问题。历史上曹操南侵时刘表帐下的旧臣纷纷投靠刘备,只有他北上投曹操。这也就罢了,可是在曹操派他到荆州招降时,他却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逃跑了,而最后逃到益州后又投了刘备,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曾麒也不会凭着第一印象就弃才不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先考察一段时间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