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产业链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产业链 (3 / 4)
        说起来,他也算是张家的老人了,从张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被房玄龄送给了张家。

        马周听了眼前一亮:“伯爷这个观点倒是让人耳目一新,放在其他很多行业似乎也是可以的,有具体一点的说法吗?”

        “自然是有的。茶叶市场容量是制约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市场容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消费量。

        这几年,大唐代茶叶消费量逐渐扩大,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茶叶消费仅限于南方各地,市场狭小,消费量不大,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也不大。

        现在在长安、洛阳等地,饮茶已经成为勋贵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些家庭比较富裕的百姓也在喝茶。

        最近,伯爷更是安排了大量的人员在草原上推广茶砖。

        按照伯爷的说法,要让茶叶成为食盐一样,变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资。

        这茶叶一旦成为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大宗商品,就会刺激南方茶农和茶园主植茶制茶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茶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也会促进茶叶栽培技术的提高及品种的增多。”

        房全可是亲眼见证了张家的崛起过程,对于张华的话,那是像圣旨一样认真学习落实。

        所以马周问起来,他自然是答的头头是道。

        “还有,按照伯爷的说法,茶叶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茶叶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制茶、采茶等都要依靠手工劳动,没有机械化的生产。仅茶叶采摘一项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对提高大唐百姓的收入是很有好处的。

        伯爷说:茶树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因此必须争时间、抢速度,及时加以采摘。

        所以伯爷除了买下这块地之外,并没有继续再卖其他的地,反而是估计杭州的农户自己种植茶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