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欠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欠债 (1 / 3)
        “少爷,少爷,不好啦”,就在张华和梅子在说着话的时候,老管家来福跑进来了。

        “来福叔,怎么啦?”,张华在梅子的帮忙下,起身道。

        管家全名潘来福,是张华父亲张损之的书童,自小就跟着张父,严格说来,已经不是简单的家仆,而是属于亦亲亦仆的角色。

        “林坊村的林老爷家的管家又带着几个小厮过来要债了,说是这次一定要我们把钱全部还请,要是没有个说法,他们就不走了”,潘来福苦着脸说道。

        “来福叔,我们家到底欠了林家多少钱?这几年,家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当掉了,就连耕牛都被拉走抵债了,怎么感觉永远还不清的样子呢”。张华有点困惑的问。

        之前的张华,可以说是个书呆子,这也是张父的影响造成的。

        父亲张损之,是隋朝大业三年甲科进士状元及第,那时候他才十八岁,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属于杨广设立进士科之后的第一批状元。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一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许多东西,都是受到了隋朝的影响,科举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一个。

        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杨坚从北周手中抢过皇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为委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虽然隋朝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善,但其重大意义不容小觑,房玄龄、温彦博、张损之等人都是隋朝年级的进士,绝对是人中之龙的存在。

        大业七年,也就是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准备征高丽,张损之作为侍御史诸曹员外郎(大概相当于现在**下面某个纪律监察室的副室长,副厅级),屡次上书反对,杨广一怒之下就把张损之的帽子给摘掉了。。贬为御史台的基层官员。

        张损之也硬气,直接递交辞呈,不干了。

        当然,张损之也不甘心直接就回老家苏州,而是在长安郊区互助村置业安居了下来。

        也就在这一年,张华出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