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节 渔翁得利 (7 / 10)
“我当初便说过。沙俄妄图在中亚长治久安。以中亚为桥头堡,与列强争夺中近东与南亚,可是在中亚花了不少心思。**是最为繁华的,投入颇巨。光是拍卖铁路等不动产得到了现金,就能够满足大规模驻军的军费,用于当地的行政支出。”
“我们不用花什么钱就能收进这片土地。而且还能让当地人得些好处,服从我们的统治。何乐而不为啊。”
孙中山乐呵呵的笑着,说道:“当初我还不解,中亚新得,为何要将铁路与矿山、工厂,甚至是棉田、牧场、农田都在国内拍卖。如此看来,这一招实在是盘活了中亚,我们国内的大量实业家与商人,大规模进入中亚,必定会导致相应的移民潮。”
“不错,我们用这笔钱仍然用在政府采购上,中亚所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又能刺激国内的生产。此去往西。这是条金路。不但铁路要修。地方商人只怕要自己赞助修建公路。”
政府目前对走6路往西的出口货物收取税收很低,并且提供退税与各种便利,这是在鼓励通过6路向中亚与土耳其输送货物。
“从中亚没收的俄国资产还会进一步清理,不仅是**贵族与资本家、地主。就连**移民的资产也要全部没收,将他们全部逐出中亚。所得资金,用于无息贷款,支持向中亚的移民。”
孙中山无奈的摇摇头,笑着说道:“你就是个强盗行径,贪得无厌,这不是把**往绝路上逼么?这样也好,让他们反省反省海兰泡。反省反省当年的暴行。”
两人的关系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而渐渐投契,当初的许多误会与不解都烟消云散,事实证明,李秉衡的许多手段都是有先见之明的。
如果换了别人,现在的中国是走向何方,处在何种境地,孙中止真不敢想来
谁都知道李秉衡最痛恨的是三个国家的人,小鬼子、**、印度阿三。
不过目前随着俄国的内乱。俄国的环境极为恶劣,大量的**人开始移居中国。
李秉衡并没有歧视**人,而是给予了公正对待,只是移民的**人必须改为中国国籍,这对**人来讲,倒不是什么问题。
**人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活命,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