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9节 中亚新的主宰 (6 / 8)
这对协约国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许能够看到其中隐藏着里海至黑海交通线打通对同盟国的帮助。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清楚。李秉衡前期为这条交通线所作的努力。
在中亚,囤积已久的粮食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而德国最为急需的棉花,也将源源不断的流
除了美国、北非,中亚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棉花产地之一,如今德国终于可以撕开一条口子,不用再依赖南华的海上运输线。
一个乌克兰独立国实际上是德国的愧儡、拍林的大粮仓一宣告成立,乌克兰与罗马尼亚的粮食产量将在极大限度上缓和了德国国内的矛盾。
俄国丧失了领土的百分之二十六,耕地的百分之二十七,铁路的百分之二十六。仿织工业的百分之三十三,钢铁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三,煤矿的百分之七十五。
此外,条约还规定,苏维埃政府必须复员军队,包括刚刚组建的红军部队。
海军应该驶进俄国的港口,在那里停泊到饰结普遍的和约或立即解除武装。
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矩定苏俄必须在三个月之内以各种形式赔款测乙马克的批款项约口亿马克。
德国可以以这笔钱,还有得到的土地,产生巨大的战争效应。
对于李秉衡来说,最为看重的还是中亚可以通过畅通的交通线向同盟国输血。
中亚是快宝地,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能够极大限度的满足同盟国的工业需求。
包括粮食在内,只要有中国的经营。加上乌克兰与罗马尼亚的补充。德县不会再因为粮食问题而担心国内的动乱,从而内部分崩离析,退出战争。
后世历史中,苏维埃对丰亚实施的那一套,使得中亚成为了苏联稳固的大后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