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 强弩之末的俄国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0节 强弩之末的俄国 (4 / 8)
        协约国带给中国的耻辱太多太多,相反是德国与奥匈帝国,早早的便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慷慨的对中国人进行了付出。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不是吗?

        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想多出两个敌人,日本想要将南华与中国拉入战争,这是不明智的,英国当然会予以拒绝。

        这只能直接导致**的崩溃,由于在西伯利亚与远东维持重兵,使得俄国不能集中力量于欧洲,甚至连高加索战线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

        开战后俄国已经承担了数百万人的伤亡,上千万人参与了战争,并且使得国内大片的土地被荒芜,工厂开工严重不足,加上物价飞涨,粮食严重不足,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

        协约国并不是看不到俄国的危机。也在进行着努力,试图改善俄国的境地。

        可是,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匈所封锁。

        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窄轨,运输不便。

        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

        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加上海参葳又落到了中国手中。西伯利亚自身难保,欧俄部分与广大的土地已经失去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俄国只能依靠欧俄自身的老底硬撑。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匿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储存变质粮食的车厢就有二十余万节。

        阿斯本斯无法可想,甚至提出了谁来拯救俄国这个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