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节 同盟国需要中国 (4 / 7)
在旧世纪时,欧州各国兴起民族主义,提倡拥有共同文化、语言及历史的民族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于是多个民族动了独立运动,成功摆脱外族的管治,建立统一及独立的民主国家。例子有比利时脱离荷兰的统治。在躬,年取得独立;普鲁士德意志邦国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帝国及法国于,口,年建立统一的国家。
但是。到了!泄纪末和力世纪初,欧洲列强为了增进本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试图加强自己在欧洲及全世界的影响力,从而令这种拥护自己民族的情绪变质,成为一种危险的爱国主义。
这种爱国主义使得两大军事集团跃跃欲试,而两方的国民也都陷入了狂热,无条件地支持国家的决定,即便走上战场,也在所不惜。
这两年来欧洲主流报纸动不动就是战争叫嚣与战争宣传,仿佛战争称为了唯一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资产阶级御用学者竭力为战争辩护,宣传战争可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挽救工商业危机,甚至宣称战争能对人类起“优生”的作用。
德国骑兵将领拍第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战争不仅是一种生物规律。也是一种先规律,因而是文明的不可缺乏的因素。”
今年明,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本多夫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
而南华国防部长汉斯高调访问德国之后。小毛奇再次的邀请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本多夫进行会谈。
这次汉斯带着李秉衡的某种意图而来,虽然他是个德国人,但是他现在也是南华人,能够兼顾德国与南华的利益,那是最好的。
这次来。他不仅代为通报中俄前段时间的战事详情,同时也是想就中国下一步的打算与德国进行探讨。
德国急于知道它取将面对的对手在军事上是否有大的变化,双方还没有正式交过手,互相都不了解。
德国对俄国6军的了解还要追溯到日俄战争时期,德皇威廉二世曾经在酒会上当着记者的面蔑称俄国6军为“一群连枪都握不稳的农民。”可见很是轻视对手。
不过沙皇俄国胜在人口众多,能够动员数百万的军队,这也是股不能忽视的战争潜力。
如果能够在战争初期尽可能的重创沙俄军队,给予其最大的杀伤,那么就能打乱他们的战争动员,削弱其军队战斗力。
小毛奇也好,赫特本多夫也好,都对中**队在东线的作为感到万分的惊奇。这样一来,“施里芬计划”就更有成功的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