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8节 国有与私有 (3 / 7)
即便是在参选。李秉衡仍然井井有条的安排各项政务,完成一连串的布局。
看他充满信心的样子,其实石清霜却知道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完全之策。
也就是说,他已经提前做好了失败的打算。
银行肯定要掌握在手,二其是行中华示的中国银只要控制了银行,控制了货币行。那么即便在政治上失败,依然可以凭借金融工具来控制政治走向。
如果中国银行落入了袁世凯之手。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李秉衡的心血所在,绝对不能为人作嫁。
其实中国银行走李秉衡的一项实验,他并不是圣人,也更加不如伟人。目前银行的制度问题是他唯一感到忧心的问题。
如果世道要乱,那么必然乱在银行上,因为其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银行国有化或者完全私有化。都有利有弊,尤其是银行国有化,制度上的缺陷与漏洞很容易制造呆账坏账。
国有化的银行将会成为各方算计的对象,李秉衡可不想看到这个大跨越时代的房价涨得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跟后世一样,房价成为了投机者与银行之间搏杀或者权钱交易的牺牲品,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李秉衡的选择是商业银行私有化。而中央银行则“官商合营。”这是没有前例以及在后世也没有仿照的,绝无仅有。
为了避免愚昧落后的中国成为财团与银行家门控制的独裁国家,必须要杜绝中央银行私有化,最起码货币行权不能掌握在私人手中。
这跟南华是一样的,但是南华的中央银行国有资本比例并不高,但南华运行良好,在中国却未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