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节 你排犹我纳犹 (2 / 5)
这位大佬的加盟。使得李秉衡的底气更足,袁世凯北洋集团在南北谈判中的劣势明显。
“少川,此次和谈。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唐绍仪一愣,这才回过神来,直到张寥是想直截了当的知道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这次所肩负的任务,换句话说,任凭谁对这次的和谈都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袁世凯这次和谈的兴致并不高,甚至不属于和谈,因为有了英法等四国的支持,他只需要自己为他争取时间而已。
唐绍仪知道对方早就清楚袁世凯的意图,皱着眉头说道:“如果没有李光华插手。革命党人虽然势大,但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所以南北和谈袁宫保会是赢家小但现在李光华大权在握,岂会轻易相让?凭借他背后的南华,袁宫保是难与其争锋的。”
理了理思绪,又说道:“我也不瞒您,四国银行团本来已经答应了四千五百万英销的巨额借款,但是我强拖着,没让这事成。但我如今南下,前途难料。英法俄日四国提出要监督财政权,并且索要全部的关税与盐税,一旦答应了,跟饮鸠止渴没甚差别。”
张寥冷笑了一声,说道:“任凭谁都对四千五百万英傍无法拒绝,换了是我都要心动,别说他袁宫保。如果不要这笔借款,那袁宫保就不是袁宫保。”
“就算他不想借也没办法,财政确是困难,再加上他好不容易把皇帝赶下了台,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扩军备战,把革命军打落马下,他好称王称霸,眼前这个难关,他若不敢过,他也就不是枭雄,而是蠢才
唐绍仪又想说话。张寥摇了摇手,问道:“照道理列强是不敢借这么多的,袁宫保也不需要借这么多,这是为何?要知道这笔款子是从未有过的巨款,难道是空穴来风?李光华敢跟美国德国那般的借,是因为两国都没有提出苛刻的条款,利息虽然高了些,但是投资实业之后,国家得到的收
唐绍仪忍不住一阵的气闷,愤愤不平的说道:“本来打算借,助万英镑的,偿付到期债务以及赔偿洋商在革命中的损失,以及暂时缓解财政压力,怎么都是够的。但洋人提出南方革命政府对英法等四国造成的损失也要由北京来赔,所以,算来算去,需要互功万英傍。朱尔典又提出由四国帮助北洋军重整军备,大规模扩军,逐步收回被革命军占据之地盘。军费又是一大笔支集,这借款也就这么来的。”
张塞摇头默然。显然是气极,冷哼一声道:“北洋也就河北与河南的地盘,加上内蒙古与半个山东,袁世凯还想怎的?爽气点,在民国政府谋个高位。何必要螳臂当车。到时候南北战端一起,生灵涂炭,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
唐绍仪不住的劝慰他,知道他的身体并不好,但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道:“袁宫保打着紧抱列强大腿的主意,东三省乱象已呈,到时候沙俄与日本解决吴禄贞等人,他便可以北收察哈尔三地,联结内蒙古,稳定后方,然后南下争夺山东与徐州,到时候安徽、苏北一举平定,便可以与南方划江而治。有了列强的支持,他在北方不用几年就可以实力大涨,到时候李光华再厉害,胜负难料。袁宫保岂是束手待毙,甘居人下之人?”
张塞并不是不清楚南京政府的虚弱与根基不稳,只是在李秉衡的强权之下,才勉强拧成一股。甘肃、青海、新疆以及西藏等地并不安稳,袁世凯要做的,仍然是两路南下,一路取道南阳攻打武汉三镇,一路从津浦路南下。直指南京民国政府中枢。
现在南方与北方在争抢时间,谁能够尽快地稳定地盘,谁便占据了尖动,能够在接下来的争斗中赢得先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