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节 政治难题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5节 政治难题 (4 / 5)
        6月6日。黄兴抵达南京,自从湖北局势稳定下来之后,他响应了孙小中山的号召。到南京商议成立统一政府。

        跟随他而来的一干武汉义元勋也开始活动,联系各派政治力量,他们作为革命元勋。本来并不买南京方面的账,想压巩又二镇与南京平起平坐,其牵是以武汉为中枢六1

        现在南京方面成了声势,尤其是在李秉衡到了南京之后,湖南与四川等地纷纷要求湖北方面也加入到大会中来。

        武汉方面的政治人物加入进来之后,形势更加的混乱不堪,各方面都想自己的派系掌握权柄,立宪派又再次的开始抬头。

        除了李秉衡与宋教仁等人,其他人都不希望实行政党责任内阁制,哪怕是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改组的话,势必会成为第一大党,党魁必定是国家领导人,这母庸置疑。如果其他革命党派选择不并入同盟会,而是保持原样或者建立新政党。势必无法过同盟会,也就无法掌握权柄。

        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孙中山、黄兴与李秉衡都有可能,包括宋教仁也有机合。但是李秉衡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实行总统制,就未可知了。各省的代表组织议会进行投票,只要是有威望的政治人物,都有可能当选总统,这样的话,立宪派以及革命党人中的妥协派就可拥有一定的基础,甚至还可以拉拢一大批的地方资产阶级。

        实行总统制的话,地方自主权就要强一些,而立宪派更加不愿意看到中央过于集权,他们在过去的满清督抚时代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李秉衡想要再继续实行政党内阁责任制似乎有些难度。即便他有光复会以及一些其他党派的支持,但是同盟会中不愿意改组的人到时候必然会脱离出去自组政党,这也是麻烦事。

        政党问题不解决,那也可以选举出政治领来让他组阁,孙中山也好、李秉衡也好,现在都有这个名望,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党,而是在于长制。

        宋教仁的意思是通过政党责任内阁制或是议会责任内阁制,让李秉衡出任内阁总理,总揽权柄,而孙中山或者黄兴则出任总统,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

        可是。支持孙中山的那派人,以及支持黄兴的湖北义元勋与立宪派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局面的出现。

        总统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孙中山也好,黄兴也好,都需要组织一个庞大的政府,然后他们只用向总统负责。不用向议会负责。

        现在许多省份的新兴立宪派人都是支持李秉衡的。因为他们脱胎于民族资产阶级,而李秉衡在经济建设与工业建设上的成就,也让许多有产者充满着期待,无疑,他在议会中的威望是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