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 南北呼应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节 南北呼应 (4 / 5)
        载涛走出了名的胆小如鼠,他一听袁世凯要点他为帅。妾刻找到庆亲王奕助,求他向老袁说情,载涛的请求正合了袁的希望,他同意不调载涛上前线,同时也接受了载涛辞去军咨府大臣的职务,并立即推荐自己的老朋友徐世昌继任军咨府大臣,于是禁卫军的统率权也由皇族手中移转到袁系手中了。

        除了安置徐世昌为军咨府大臣外,并且在汉口重新被革命军占据之后调回来冯国璋。当时冯国璋是荫昌下面的第一军总统,这个第一军是一个战斗编制,为了对南方革命军作战编组的,下辖第六镇统制李纯、第二镇的第三协协统王占元、第四镇的第八协协统陈光远。

        袁世凯让冯国障回北京任命为禁卫军军统,以切实掌握禁卫军军权。同时调第二军总统段棋瑞署理湖广总督兼统冯国障的第一军,驻节孝感,全权主持前线和革命军作战任务。此外袁并把自己带进北京的卫队编为拱卫军,派段芝贵为拱卫军统领,负责北京城内的护卫责任,而把原来的禁卫军调到北京城外驻扎。

        趁着袁世凯还没有完全掌握禁卫军,不能与北洋军握成一只拳头打人,时机还是不错的。

        夏才林立即开始联络南方的同志,作出一系列的部署。积极呼应北方的行动。

        这是英国人等列强坐不住了,葛福领事曾和在汉口英租界开会的各省**接洽和平。和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全国性的,由袁世凯内阁代表清廷统治下的各省区,希望和一个能代表全部革命省区的人进行和谈;另一个是局部性的停战,也就是凭借段棋瑞能战之威名,逼革命

        英国然强烈要求接下来为停战期,让袁世凯派出唐绍仪为总理内阁大臣的全权代表,前往武汉与黄兴等人讨论大局,而革命军方面也派遣伍廷芳为全权代表。

        唐绍仪到汉口后,本来希望与黄兴在英租界内会面,可是革命军方面不同意,于是按照中国习惯,行客拜坐客,于是唐绍仪由英国代理总领事和英国舰长陪同,渡江前往武昌织布局和黄兴会晤。由于革命军方面的和谈代表伍廷芳尚在上海,于是双方同意和谈地点改在上海进行。

        黄兴这是已经决定反攻孝感。革命军求战心切,趁着北洋军立足未稳,北方形势诡异,断然不想葬送这个大好时机,所以让唐绍仪等人去上海正好推托。

        4月飞日,程潜部率先向孝感的北洋军起了攻击,同时鄂军与湘军从旁呼应,势如破竹,全面压过了北洋军的风头,由于北洋军军械物资不够,所以打不了大战,坚持到四日晨,开始大规模后撤。

        4月落日。革命军正走进驻孝感,并且积极准备攻击河南。

        唐绍仪等一行遂搭乘洞庭号轮船由汉口前往上海,武昌革命军方面也有和谈代表胡模、王正廷同乘洞庭号前往。

        钥万日清廷署理湖广总督兼第一军总统段棋瑞率领革职留任的布政使连甲、按察使祝书元等抵达信阳,正式接管了了第一军的指挥权。

        4月飞日革命军与清廷正式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厅举行第一次会议。南方席代表是伍廷芳,参赞是温宗尧、王芳惠、汪兆铭、扭永建;北方席代表是唐绍仪,参赞是欧康祥、许鼎霜、赵橡年、冯懿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