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节 南北呼应 (2 / 5)
当初吴禄贞到滦州,张绍曾正好借重他的威望来加强廿镇官兵内部的团结,请他向全体将士讲话,他于是表了一篇动人的演说。他分析革命大势,讲述古往今来成大功立大业的故事,然后宣布他的计划,他说:“荫昌已经领清兵南征武昌,北京城内空虚,各位如果愿意听从我的话,我们这时高举义旗。掩袭北京,必可兵不血刃,然后接靖士兵,变易帝制,传技东南,释甲寝兵,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由此而定,何必谈什么君主立宪。”
那时候他本以为自己的晓以大义让第廿镇中革命形势大好,于是先电奏清廷,说是他的宣抚工作已收了效,使北京对沫州兵变松弛了戒备,同时沫州方面则积极部署。以潦州张绍曾的廿镇为第一军,奉天蓝天蔚的第二混成协为第二军,新屯卢永祥的第三镇为第三军;三军同时动,会师丰台,以逼北京。这个计划本有成功的希望,不料廿镇中有人对革命无信心,驰往北京告变。清廷乃密调澡州火车来北京,以阻止廿镇运兵。同时因山西独立。于是派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调第六镇的一部分军队由石家庄进攻娘子关。
不过,他跟阎锡山会晤之后。反而找到了更加清晰的脉络,又有夏才林的从旁建议,他的思路越来越开阔起来。
“不错,我们三路齐,清廷必然惊恐,袁世凯必定会调集北洋军勤王,我们便围城打援,以优势兵力吃掉各路北洋军。”
眼下第六镇大事乙定,跟随他北上的,都是嫡系,这样的话,战力可以尽最大能力挥,不用再防备叛徒。
“蓝统制他们那边的军械有没有到位?”
这次第廿镇与第二混成协并不像现在的第六镇一样,内部还是有隐患,只能依靠给嫡系配齐精良南械,增加战力。
“早就到位了,当初李先生在关外囤积了一批军火,正好派上用场。”
“哦?李先生早就在北方布局?”
夏才林得意的说道:“在关外赫赫有名的石镇恶部,出,哗井生的老丈人,他的小舅子石清朗也在坤甸学了几年御十,那边有一批经过坤甸军事学校培养的军官,说是垦荒团与马帮,实际上战力跟正规军没多大的区别。”
“您也知道,关外羌其是东北,**跟小鬼子是我们的大敌,李先生早晚要跟他们算总账,所以,早就在关外安排了力量。”
吴禄贞大喜道:“如此就好,我就怕蓝协统他们不够硬朗,有这么一支武力在旁,胜算又多了几分。”
夏才林眼睛闪着光,笑着说道:“李先生让我告诉你。他也下定决心要在北方全力一击,所以,青岛那边已经答应南华的一支部队在那边潜藏起来,我们动的时候,便是他们北上的时候
吴禄贞拍案而起,喜道:“当真?德国人肯全力协助?太好了,太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