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4节 卖国阶级 (4 / 5)
按照原来的历史,列强也已经对满清的封建统治不胜烦恼,对满清政府在许多问题上的不合作恨之入骨,巴不得满清政府下台,由亲近西方的民主人士来执掌政权,实现西方式的民主,比如当初皇族内阁推出,英国人弹冠相庆,认为中国离民主更近了一步,符合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期望,结果他们并不十分的了解满清统治者的顽固。
在中国实现民主,是符合他们的意愿的,但是这种民主必须要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不管是满清实现立宪,还是他们的走狗官僚资产阶级上台,都要最大程度的遵从他们的意愿。
沂以在后来的袁世凯上台后,没有民主。只有更加的不儿,国家财富全部集中到了官僚资产阶级手中,知道后来**上台,仍然不的不依靠官僚资产阶级,甚至自己亲自来制造官僚资产阶级来对抗老的官僚资产阶级。
这个阶级没有不卖国,只有更卖国。
原先满清政府拒不交出的盐税,他们交出了,而且将海关关税交的更彻底。
原先满清政府竭力维扩的矿产资源开采,他们更加卖力的向列强敞开。
原先满清政府下定决心要不再把持在外国手中的铁路利权,死死守住并且不惜铁路国有最后导致垮台,可是,袁世凯政府很慷慨。原先铁路几百公里一卖,他几千公里一卖。让列强造铁路造到手软。
原先满清政府还在左考虑右斟酌的向洋人借款,用来展实业,可袁世凯政府解好,他们肆无忌惮的大借款,折扣更高利息更高,卖国卖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令人叹服。
卓实证明,满清政府反而是成功的。
盐税存入交通银行,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为洋人所凯觎,反而这笔资金可以产生不少的收益。
矿产资源引入了大量的南华资本,而且本国的资本家与商人、地主也纷纷开始投资矿业,并且进而产生了一大批的钢铁厂与钢材厂,包括铸造厂、锻造厂、机械五金厂等等,南华的庞大需求以及技术输出终于导致中国开始了重工业的复兴。
铁路承建权一直成为满清与列强周旋与斗卓的主要方向,将筑路权交给南华,让南华统合中国各地的商人资本修建铁路。不但不用签署苛刻的附加条约,而且还有大笔的收益。
南华承诺大部分资金将向修建铁路的省份以及中国国内的资本家筹集,将来的运营权也不独占,而且修建铁路一应材料都向中国采购,这就导致了国内重工业的兴办狂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