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4节 大清长江舰队 (3 / 6)
不过眼下李秉衡却已先与盛宣怀等人见面,而见面地点则也不远,就在著名慈善机构广仁堂。
光绪五年,为了解决河北特大旱灾后遗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孤儿寡妇的抚养问题,盛宣怀秉承李鸿章的旨意,在天津设立一座名为“广仁堂”的慈善机构,其创办者和董事多为南方省市的士仲与富商。
“上海广仁堂系鄙人一手所建设,平常**善举,遇有灾荒,同人提倡义赈,历有年所。堂内捐置房地、矿业股份,以为恒产”亢得意。
“当年天津广仁堂初办时许多资本都来自官本,在上海设立的广仁堂则不再像过去那般,轮船招商局、电报局、汉冶蒋公司等企业大力捐助,又带动了一大批上海等地的士伸赞助,已演变成完全民间性质的慈善组织。在这一点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晚,不像洋人的红个字会那般的管理严密。”
李秉衡对广仁堂这些年来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的赞赏的,所以近年来复兴基金会与广仁堂多次协作,赈灾救难。
盛宣怀点头说道:“江南义赈,闻名于天下,这近四十年来,凡遇各省荒歉偏灾,一经官伸布告。无不竭力集资,四出拯济。我是极为推崇江南士伸的,不仅自己办实业,赈灾义助上也是踊跃参与,自而为。”
“这两年,你们南洋的基金会多次让我老怀大畅,各种救灾条目井井有条,省去无数心力。所以这灾民往南洋迁移,我也是赞成的。”
说着,在他的肩膀上一拍,慨然说道:“当年我们叫福建等省为南洋,如今你们势盛如此,我们不的不改口,南洋南洋,可是我华人的南洋?。
这话说的却是大有深意,但也直接明了,别人没有资格这么问,但是他有,他富可敌国,又历经沧桑。什么都见过了。
刚才盛宣怀见他将大清说成我国,心中一动,无数疑问归结为一斤小问题,显见他老辣之处。
李秉衡顿了顿,也是意味深长的说道:“那如今的南洋可包括福建、广东等省?南洋固然是华人的南洋,但亚细亚也是华人的亚细亚,我们失去的。终将要夺回来。当然,我们要举起我们的刀刻。”
这话里包含着几层意思,盛宣怀却全听懂了,尤其是最后那句话,他是主张立宪的,但又觉得太急,应该徐图改革,变法图强。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人物还是有着他不可磨灭的缺陷的,也是李秉衡最想改变的。
也许拉拢他会很难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