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巧遇两位牛人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巧遇两位牛人 (2 / 2)
        冯相荣摇了摇头道“我拜访格维纳毕竟也是为了争取英国人,希望到时候英国能够在两国谈判时站在大清一边向法国施压。我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乘船,李鸿章怎么说也算是大清的半个宰相,这点容人之量我想还是有的。而且我之所以先去拜访格维纳是因为那个币制改革的事情对我接下来的计划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币制改革是我接下来计划中核心的一部分。这件事情可比拜访李鸿章重要多了,如果因此而得罪李鸿章的话那我不在乎。”

        “几道,听说了吗朝廷召回了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振兴陪同中堂大人一起参与和法国人的谈判呢?”冯相荣走到木制的墙壁时忽然听到隔壁传来的谈话声。

        一听对面的人在谈论自己,冯相荣的注意力顿时提了起来。

        “是啊,少川。算下日子这个大清官场上的新贵也差不多到了直隶了吧。只是不知道这个冯振兴能否在谈判桌上取得和镇南关一样的大捷。希望他能够劝住李中堂,不要轻易的屈服以法国人吧。”隔壁传来那人的语气有些低落,大概是联想到了李鸿章以往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时的所作所为吧。

        听着隔壁传来的谈话声,冯相荣知道隔壁的人应该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只是冯相荣听着对面称呼的“几道”和“少川”觉得非常的熟悉,好像在哪听过似的,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

        “几道”清末字几道的到底是谁呢?难道是他。冯相荣的脑海中想起了一个福建的名人——严复就是自几道的。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现在想来这时候严复刚好在天津任北洋水师的总教习吧。不过冯相荣记得严复鄙视李鸿章的为人和李鸿章不好,因此受到了李鸿章的排挤仕途上走的很不顺利,后来才会出退海军界转入思想界。

        这时候冯相荣也想起了清末的一位字“少川”的大牛人——唐绍仪。

        唐绍仪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第一任校长、,**首任内阁总理,**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唐绍仪1874年被清政府选派到美国留学,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1885年进入天津税务衙门任职。同时唐绍仪是近代第一位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的人。1906年,唐绍仪以税务处会办大臣之职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上任伊始,他即宣称:“此次奉命办理海关税务,实为收回税权之一大关键,且海关为中国海关,聘用洋员自应归中国节制。今虽时事艰难,无所措手,亦当力任其难。”唐国仪在税务部署成立之时,即电召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各关税务司到京城听训。过去垄断海关税务司职位数十年的洋员,如今不得不收敛其威风,在税务处会办大臣的统辖下办事了。

        这两个可都是清末的人才啊,自己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人才吗?而且眼前的这两人正是自己现在手头上最紧缺的海军和外交的人才啊。自己一定不能错过这两个人才。冯相荣默默的想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