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八章 目光 (1 / 3)
此刻的满朝文武中,最震惊的人却是廖铮。
他还记得年轻时,曾与恩师彻夜研究过魏国的盐铁变法与卢国的火耗之变。这两次变法都不是轰轰烈烈的改革,更像是大风始于青萍之末的开篇。
林轻岚所言不假,那确实能够算作两国国运的转折点。
令廖铮无法想象的是,为什么林轻岚会知道这些,甚至于从中看出了变法强国的门道,最后将这一切归功于朝臣的坚守与探索,虽然没有明说行商究竟是好是坏,却点出了“国辩”势在必行。
比起北靖王府的那场堂试和行商论中写到的观点,林轻岚今日谈及的已经不再是像她这个年纪能想能做的了。
暴雨中。廖铮身旁的年轻后生与林轻岚针尖麦芒地往来,廖铮却无心去听。他重新审视眼前的少女,忽然理解了为何国子监的贾太师要破例让她进太学,也多多少少明白了为什么短短一个月里林轻岚能在岱陆城闹出这样的风波。
尽管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认可林轻岚提出的方案,但今日亲眼见到了她的锋芒,之前的轻蔑与恼火便荡然消散了。
立论结束之后,之后的对辩便交给了叶律。
叶律笔杆子硬。。对辩更硬,不仅在观点上针锋相对,还常常带出几句辛辣的调侃。
而最后姜白石的结论也丝毫没有让人失望,他几乎对此前对方提到的每一条做出了总结与回应,难为他是如何记下的。比起叶律,姜白石要温和得多,但言语里却没有半分退让。
这一场对辩的精彩,实在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譬如蒋澜。
这一场朝议的旁观对他而言太值得了。一方面是言论的交锋令人愉悦,另一方面则是趁此机会将朝中的好几位大臣认了个遍。
平日里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太子虽然喜欢自己,却只会把一些吃喝玩乐的活计交过来。
人到中年。。蒋澜胸中的沟壑已远不止于此,他不满介衍已久——因为真正涉及到朝堂的事,太子多半还是会找介衍商量,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事事提出与介衍相反的见解,以此引得太子的注意。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或许可以引来介衍的反诘——若能如此,便能借介衍之名一鸣惊人。因为蒋澜虽是无名之辈,却没有人会对成为介衍对手的人掉以轻心。
不过介衍从来没有让他如意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