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这才是最大悲哀! (2 / 3)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家老外都知道千里迢迢来国内学习手艺,收藏艺术品,难道别人都是傻子?”
“要说手艺人生活落魄,朝不保夕,旧社会的确如此,可现在绝对不可能。咱们这里随便一个拉坯小工,每天最少两三百。”
毛正聪长叹口气,慢慢放松下来,有些疲惫的摆摆手道“算了,这些话我只能抱怨抱怨,手艺手艺,苦啊!难啊!”
苏渊点点头,不是别人傻,也不是国家不明白,关键是学手艺太苦,太累,太慢!
随便一个动作就要练几个月,甚至几年,你让谁去干?
好家伙,天赋高的拉坯最少也要练两年才算出师,然后又是三年修坯,五年上釉,十年画工,二十年烧窑……
真是一生一事!
毛正聪挥挥手,带着苏渊离开作坊,望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悲凉道“你知道什么才是制瓷匠人最大的悲哀吗?”
苏渊心头一动,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毛正聪苦笑道“曾几何时茶叶和瓷器是全世界认识华夏的金字招牌,可现在呢?”
“茶道在国内早已名存实亡,反而被小鬼子发扬光大,成为别人的文化精髓。”
“瓷器更不用说,不只是小鬼子,现在就连**都比咱们精通,堂堂几千年传承,让后人情何以堪!”
苏渊沉默不语,毛正聪没有把自己当成晚辈,而是作为同辈交流探讨。其实瓷器只是传统工艺的一个缩影,国内已经沦为别人的代工厂,只能靠低端劳力换取微薄利润。
“明末的战乱导致瓷器货源大减,东印度公司于是将眼光投向岛国。当年小鬼子在侵朝战争中虽然败于李如松的明军,但将一千多名朝鲜瓷器工匠俘虏带回岛国,成为瓷器发展的最初核心力量。”
毛正聪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回忆道“集全国之力,花20年寻找高岭土。初期仿制青花,分工明确,培训人才。经过30年努力,已经达到欧洲商人要求。”
“后来创新发明赤绘瓷器,成为民族象征。彻底赶超华夏,风靡欧洲,成为欧洲心目中的名牌。”
“反观我们在干什么?不错,康雍乾时期,景德镇官窑水平达到前所未有之高度,可是民窑和外贸瓷品质却没有任何进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