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牡丹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牡丹映 (2 / 3)
        制刀时,需将此类条形钢料加热至赤灼,尽心锤锻,并通过加热反复折迭打延,少则七八次,多则二三十次,这个标准已经超过龙泉宝剑的要求。

        因为杂质太多,使之质地匀称,这时候武士刀上独有的花纹也会逐步出现,品质优劣,全凭工匠经验。

        宋朝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种冷锻制甲法,在不经加热的条件下,纯靠锤子砸,可将铁料锻薄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堪称绝技。

        “小鬼子的刀说白了不就是夹钢,还弄这么多名堂干什么?”

        徐奎想起昨天看过的资料,很是不以为然,夹钢工艺,通俗理解就是将刀背、刀身、刀刃用不同钢材进行打造,使其能够在保持刀刃锋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的强度。

        什么狗屁三合,将钢夹于上下两层铁之间;卷合,以铁为心,外包以钢。然后又细分成本三枚合,铁为刃背、钢为刃口而夹于两层铁之间。

        四方诘,一条铁料为干,左、右分别以铁条、钢条为刃背、刃口,上下再加铁。五枚合,基本结构与卷合相同,纬度在心材与钢之间再加一层中间层,听着都头大。

        苏渊哈哈大笑,民族性格就是严谨,追求完美和极致,但这点正是传统工艺的真谛。

        “咱们古代是油淬,在这里就是覆土烧刃,乃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苏渊解释道“否则柳生大小姐也不会千里迢迢专门跑到龙泉去偷师。”

        “也是因为如此,每个流派的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花纹,真正鉴赏高手可以通过纹理和地肌判断刀的优劣高低,叫做刃文。”

        说完拿出几把刀,讲解道“这把纹路如同丁子,也就是丁香的种子。第二把叫互目,齐整的波浪状刃文。”

        “不同部份也有单独名称,以互目波浪状例,向边锋的浪底称为谷,向刀背的浪顶称为头,中间的部份就称为腰。”

        “这两把品质中等,也就是人榜前十的水平。你再看这把,流沙刃文,沸晶体与地肌夹杂,多条线纹出现,形似大漠流沙。”

        “还有第四把,合有大量马登斯晶体的线状纹,很高反光度。线状纹多弯呈闪电形,称为稻妻,都是精品纹路,已经不亚于地榜水平。”

        最后拿起一把刀,展示道“五把之中,此乃最强,牡丹映,已经达到天榜水平!”

        徐奎接过刀,研究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好奇道“师傅,为什么叫牡丹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