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极传人的祖训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太极传人的祖训 (1 / 2)
        蒋俊之摇着头说:“那只是皮毛啊!根本算不上掌握。只是得到了一点皮毛功夫罢了。听蒋大鹏说高教授能够发劲击断一棵大树。这才是真正的内劲啊!不知高教授能否给我展示一二?”

        原来这样啊!高鸣这次来原本就是准备交流的,所以也不打算保守。就爽快地说:“正想请蒋先生指教呢!就是不知怎样展示?”

        高鸣看看院子,这里可没有什么可以打断的树了。最多就是这个花架子还算结实,但是肯定经不起自己的一掌。

        蒋俊之看了高鸣的神态,呵呵笑着说:“高教授,你可别打算打断我的花架子了。来这边。”

        说着站起来,带高鸣来到院子的一边。这里放着一个成人双手合抱也抱不住的一个大石球。这个石球磨得很光滑,一个人是绝对抱不起来的。

        蒋俊之对高鸣说:“这个石球直径80公分,重640公斤。传说太极拳的真正内劲是能够发劲一掌将石球推出两米外,但是又不准打坏石球表面。石球也不能是滚动的才算掌握了真正的‘内劲’。高教授能不能试试?”

        高鸣用手推了推石球,发现根本推不动。640公斤的石球啊。就是世界大力士冠军能够抱起的最大重量也就是四百多公斤而已。所以高鸣就怀疑地对蒋俊之说:“以前有太极传人做得到吗?”

        蒋俊之看着石球说:“近百年都没有听说有人做得到了。太极拳秘传中只有两个人曾经做得到。一个是开创太极拳的祖师陈王廷,另一个就是名震武林的杨露禅了。”

        陈王廷的内劲怎样得来的没有记载,但是他的弟子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他的真传。不是他不教,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怎样教。内劲没有完整的练法,只能靠个人领悟。所以当年太极拳绝对不外传的家训下,唯一可以破例的就是如果发现能够领悟内劲的人。

        杨露禅当年偷拳陈家沟,就是被祖师发现他有领悟内劲的天赋,才得以全盘传授太极拳。当年杨露禅就是凭借着这双掌领悟的内劲打遍天下无敌手。否则仅仅依靠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以柔克刚”的技巧是根本不可能的。

        实际上杨露禅也没有真正掌握内劲的练习方法,只是在勤练中突然就领悟了内劲的发劲,而不是用一套完整的修炼方法得到的。而后来无论他怎样总结,思索也没有因之能够得出一套内劲的修炼方法。所以他也没有能够将内劲的修炼方法传承下来。现代的杨式太极拳根本没有内劲就是证明。

        蒋俊之18岁才学太极拳,就是因为他在30多岁那年,显露出缠手具有了一丝内劲,才让他师傅格外重视,收入门下,成为唯一的关门弟子。蒋俊之的缠手内劲领悟是归功于一次他师傅教导弟子时传授的缠手手法。他赌气地苦练了两年才有所领悟。同门师兄弟都以为是师傅偏心专门传给蒋俊之的。其实他师傅也并没有掌握这个缠手的内劲,完全就是蒋俊之的自我领悟而得到的。

        这套缠手内劲威力巨大,所以蒋俊之从缠手上创造了一整套练功方法,例如“圈”和“末梢领劲”等心法。但是也就是他自己能够领悟,连他的儿子蒋大鹏都掌握不了。弟子怎样练都是无法从他的“缠手圈”和“末梢领劲”中领悟到缠手的内劲。所以也没有蒋俊之的格斗威力。这是蒋俊之一生中的遗憾了。因此高鸣学拳时领受了蒋大鹏的一拳后问及练习方法,蒋大鹏说没有特殊的练习方法的原因。

        在陈家沟太极拳中传着陈王廷的一个组训:陈王廷的心愿是能够将太极拳的内劲修炼功法传承下去。所以今后无论是谁,只要能够全面领悟内劲,并将之传承下去的太极弟子都自动成为陈王廷的师兄弟。

        这段秘传只有真传弟子才能够相告。蒋俊之将这段太极拳秘传娓娓道来,高鸣这才明白了为什么蒋大鹏一看他的发劲的情况,就打电话告诉蒋俊之老爷子说“传人来了”。

        当然,现在蒋俊之家里的这个大石球也不是陈王廷和杨露禅当然在陈家沟推动的那个大石球了。当年的那个石球早就不知去向了。而是蒋俊之知道这个组训,在成名之后也希望自己一朝能够练成太极内劲,专门找来的大青石请人加工而成的。有了这个石球后一试,才知道其难度。因为他们父子两人合力都无法将石球推动分毫呢!

        这么多年,他们父子一直都用这个大石球在练习‘混元太极功’。虽然还是推不动大石球分毫,但是在‘混元太极功’收获也不少。所以这个石球总是被磨得光滑如镜。

        这时高鸣才知道事关重大,就有点退意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发劲根源是生物电效应,根本就不是什么太极拳内劲发功。所以犹豫地说:“蒋先生,我练的可能也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内劲。令你们失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