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回 法天命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八回 法天命 (2 / 5)
        太上老君认为,至高的品性应该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保持这一份胸襟的前提,在于“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便是臻达自然之道。

        人们惯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来形容圣人面对世间荣华富贵而不动摇的姿态,其何以能至此者?答案唯“清静”二字。

        太上老君讲“虚其心,实其腹”,是在告诫人们不断地去清空内心中对他人、对世界保持的成见,以清白的心底去返照自我,从而实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大境界。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顺序去修行自我,便可帮助人们从红尘之中超越出来,实现了从有到无的过程。

        但道门讲的“无为”又不仅仅是无,更是无无。

        因为澄心去欲以达无,这本身也是有,是一种**的体现。

        只有实现了无无,即不再需要主动地息心涤虑,而是所有的不争、清静等德行是一种本性自然的情志表达。

        当剥除了太多的人为与刻意,最后留下的便是复归于朴的纯真。

        太上老君一次次告诉人们要去学习婴儿的状态,因为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发于本然,没有名和利的交锋,更不存在使心用心的机巧。

        能做到这一步,也才能明白水德的含义。其之所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于万物莫能与之争,在于与万物无事可争。

        心本淡然,一切皆是过往烟云。

        在巍峨的道观大殿中,一位少年龙禾正对着祖师敬香祷告。

        他把三炷香插入香炉,低声祈祷道:“愿祖师保佑我入职科举成功,加官进爵,报国还乡。”说完又跪拜几次,这才起身离开。

        祖师看着下面的少年笑而不语,身旁的侍者问道:“祖师,这个少年十分虔敬,发的又是善愿,你为何不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