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回 道根静虚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九回 道根静虚 (2 / 5)
        道门中又有“借假修真”一说,意指虽然人们的**是短暂的“假”,但只有通过在“假”中所历经的种种无常,才能更加明白要修的恒常之“真”是什么。

        因此,保养躯体的元和,是进一步去谈论仙道的前提;普惠众生的福祉,是提升修行境界的**门。

        道门向来有重生、重现世的传统,若是一味只追求神灵仙人世界的逍遥无待,却把人间世置若罔闻,这便成了对空中楼阁的虚妄追求。

        唯有从人道之中修行,才能找得到超越人道的途径。脱离了现世的筑基,最终又何以去证仙道呢?

        在漫长的道门史上,诸位得道成仙的祖师,他们或以术法、以哲思、以功行、以教化等等方面成道,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这就是道们

        历来所秉持的“济世利人”的主旨。

        道门虽然以道名教,但其中心词仍落于“教”字上,强调的是善道之教化。

        太上道祖五千文教化世人少私寡欲、祖天师立教感化一方百姓行善积德,凡是史上有所成的祖师,并非因他们个人的道法高深而被尊崇,而是因为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上升为仙的资本,心中念想的仍然是要度化凡尘。

        随着世事变迁,祖师流传下来的术法显化可能有所更改,但这一慈悲心的含义却是亘古不变的。

        任何一个修道人都应该学习吕祖的志向,即目世上红尘度不尽,又何必自求成仙以逍遥呢?

        信仰道门教化,应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道门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

        这一态度往往可以辐射到很多具体的修行层面上,如对诵经礼忏的虔心、对符咒法术的诚意、对养生功法的恒念、对宫观杂务的无虑上。种种人生最基本的要素皆是修行的基础,因为道本在于人间、本在于生活、本在于自己。

        修真是从生活中的烦杂中体悟出万物之真,而不是抛却红尘不顾,却只乐得深山老林的无挂碍。独乐乐还是众乐乐?这样的命题在道门中本不会成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