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回 仙真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二回 仙真 (1 / 4)
        “真人”是理想人格。“仙人”则是道门修道之士信仰的对象。

        “真人”和“仙人”形象之初观。

        何谓“真人”?

        真人与天人、至人、神人等同为一,当然,在“道”的层面上它们肯定是齐等无差别的,但这也相应的扩大了“真人”的范围。

        一.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二.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机浅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三.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蓨然而往,蓨然而来而已矣。

        四.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邱;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五.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真人”不欺凌寡少,不自满于成功,不凭借小聪明耍小把戏,纵然有过失也无追悔,行事得当也不自以为得意,登高不怕下坠,入水不怕溺毙,蹈火不怕烧死,在得失安慰之际,能够坦然相处。

        这表明“真人”是心态平和,不计较荣辱得失,能够去掉心知偏执,有着大智慧的人。

        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没有口腹耳目之欲;呼吸深沉,直达丹田,直通脚跟。

        真人与俗人的区别在于:俗人生命气息短浅,呼吸仅及咽喉。

        这表明“真人”迥异于俗人,他能化解情欲心智的缠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