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2章 魏国兴衰史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72章 魏国兴衰史 (2 / 3)
        韩与魏同赵与魏不同,赵与魏互为声援,唇齿相依。韩国对魏国而言则是将魏国一分为二,阻其东西相顾的腹心之祸。

        魏和韩势难长久,从长远来看,韩不灭则魏不强,其势然也。

        魏国如能削秦灭韩,使其国土东西相连成为一体。拥山河之险,控天下之枢,尽地利之饶、东向以争诸侯,既无西顾之忧,又可避免两线作战,魏国霸业可成。魏国计不出此,是为丧天时也。

        其三,三晋势分后,魏国轻外交伐谋,又地处中原骄横于世,树敌过多。魏自持强大,攻赵、伐韩、防秦、迫齐、逼楚。

        魏虽称雄一时,但无地利之险可为屏障,且四面受敌,一直未能摆脱内线作战的不利态势,魏国为维护霸主地位,两个拳头欲击天下之人,魏是四战之地、四战之国,岂能长久。

        尤其是齐秦两国相继崛起,对魏国已构成东西夹击之时,魏不合与齐,齐攻其东,魏不合与秦,秦攻其西。以魏国一国之力而与二强争衡,魏军穷于奔命,故此失彼,并力于西则东虚,并力与东则西虚,几个回合下来,魏国就招架不住,一败涂地了。

        这一点,倒有点同二战中的德国有些相似。

        一个国家统治集团的野心往往同这个国家的实力增长成正比。

        有吞并天下的实力才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战国初年魏国虽说强大,但似乎还不具备整合天下的实力。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无论向那一方向扩张,都将面临强大的阻力,弄不好将使自身成为天下众矢之的,促成各国合纵之势。

        魏是典型的内线作战的态势。魏国地处中原腹地,无险可凭,地理大势是非常不利的。那麽,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呢?

        魏国要想摆脱内线作战的局面,必须要审视度势,正确的确定自己的主要战略方向。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赵楚两国不会对魏国构成太大的威胁。魏国无南北之优,却有东西之患,齐秦两国的强大对魏国已造成东西夹击之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