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32章 圣王杯 (1 / 4)
西元前317年初春,即赵王雍四年,赵王雍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当时所谓的“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
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宋王偃听闻赵国施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开始在全国的范围内变法,富国强兵的时候,不由得大为惊诧!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应该发生在西元前303年的,现在不过是西元前317年,赵国的胡服骑射比原来的历史上的推早了整整十五年!
天呐!寡人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竟然能刮起这样的风暴?
不过宋王偃却没有因此而庆幸,而是自认倒霉。
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国有多么强大,宋王偃不说是深有体会,但是也有一定的了解。
毕竟日后的赵国可是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庞然大物!
不说别的,在赵国胡服骑射的第二年,便已经成效显著,远比宋国的李敖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要强的多。
当然,只是军事这一方面的强大,毕竟赵国尚武,民风剽悍,自身就有着这样的底子。
绕是如此,胡服骑射的缺点还是有的。就像之前宋国一直在穷兵黩武一般,依靠武力的确能迅速强大起来,但是根基若不足够深厚,综合国力若不足够强大的话,肯定会跟长平之战中的赵国一般,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差点亡国了!
打仗,拼的就是底蕴,拼的就是综合国力。
秦赵两国争夺上党郡,赵国还比较近,有地利,按道理说运输粮食的话比秦国快的多,但是赵国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持这种消耗战。
那个时候赵孝成王之所以换下廉颇,让赵括上去想必是无奈之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