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毅传 第五十七回 (1 / 3)
第五十七回:齐将再使“反间计”,乐毅惧诛奔赵国
转眼间,三年已过。
这时,“齐国人”已经渐渐习惯了身为燕国人的事实。相比之前齐闵王时,他们的劳役更少,赋税更低,日子反倒过得有滋有味起来。纵有极少数人还会为“驱逐燕军,恢复齐国”的倡议而激愤,却已基本无人附和。
乐毅的工作卓有成效,但还不算圆满完成——莒、即墨二城仍未拿下。
之所以出现这种长期的对持局面,是因为乐毅、田单二人都不愿真刀真枪的蛮干(若城外的换作孙武,城内的换作吴起,只怕即墨城都被大水灌了三五回了,而城内的军士则会嗷嗷叫着冲出城来大砍大杀)。乐毅忙着四处收揽人心,田单则整日苦思计策来化解对方的“攻心战术”。
他们各自在寻找一个转机。
只要这个转机出现,胜负立分。
先看乐毅,他要的转机是:两座城池中,其中一座城内的守军支持不住了,主动开城投降。那时,他便可将两路大军集中于一处,再无后顾之忧,可守、可围、可战。
莒城乃是齐襄王的所在地,其中的粮草、衣物事先备得较足,再支持个几年没问题;即墨城相对来说就惨得多了——原先城内就有军民好几万人,加上后来又有大量的难民涌了进来,就靠城内那点存粮,哪够开支?幸亏田单又是种地又是抓鱼忙的欢快,调动了大伙的劳动积极性,才勉强支撑到了现在。
说过乐毅,再看田单。
田单手上就一座孤城,还被五万燕军牢牢看住,每天干苦力都忙不过来,哪能像城外的乐毅那般从容?他之所以死活不投降,是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持着他:乐毅一除,齐国可复。
一个擅使“攻心计”,一个爱用“反间计”,就这样,这两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苦苦等待所谓的转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看天意了。
又过去一年,大转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