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婚
康熙三十六年的五月是喜庆的。
四福晋产下了胤禛的第一个儿子,康熙亲自赐名弘晖,虽然没有足月,孩子却很健康。洗三的时候伯伯叔叔都去了个齐全,各家的命fu也多有来看弘晖的,到底是嫡子,是个有福气的。胤禩看着bao在襁褓里小小的脸还皱皱巴巴的弘晖,不jin想起这孩子活不过六岁,心中不免唏嘘。脸上的神qing也有些哀伤,显得与这喜庆的气氛不太融洽。
“八哥这是怎么了?”胤禟放下对小金锭,转头看着胤禩。
胤禩这才恍然,以后的事儿是以后的事儿,此时何必自寻烦恼。当下也放了一个小金锁添盆,摇摇头,一笑道:“没事儿。”
倒是老十,平日里看着粗枝大叶,此时却是心细,说道:“想来八哥是想着弘昶了。他洗三的时候八哥还在ZHAN场上,连带着满月和百日都没赶回来,八哥这是觉着对不起儿子呢。”
胤禩心里确实觉得对弘昶亏欠,看着胤禟胤俄,道:“也的确是我做阿玛的不是。过几日周岁,我跟汗阿玛请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办得热闹一些。”弘昶毕竟不是嫡子,就算是胤禩心中觉得对他不起,想在抓周礼上补还回来,也得小心着不能逾制,不能落下把柄。这些都是皇宫中生活的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悲哀,却也只能如此。
胤禟说:“那感qing好,五月份八哥分府,也许能赶上在自家办酒呢,不在宫里也就没有许多限制了。到时候我们请了旨都一道去,给小侄儿好好庆贺。我给弘昶请京城里最好的昆曲班子来唱堂会。”
胤俄却嘲笑道:“九哥这忙着张罗的劲儿,倒像是自己儿子办酒一样。要我说,到时候八嫂进了门,里里外外都有八嫂看顾着,九哥能不能cha上手还不一定呢。”
胤禩听着胤禟胤俄说话,心中却为难得紧。到时候能不能把儿子带出宫他此时都不确定。康熙自从去启祥宫看过弘昶之后,有空的时候便总是过去看看,还透露过想将弘昶和弘皙一起养在身边的想法。人老了总是隔辈亲的,弘皙长得与太子相像,弘昶更是与康熙自己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此时皇孙不多,只有这两个孩子算是最得宠的。如果能够选择,胤禩绝对是希望将孩子带出宫,远离纷争的中心,慢慢教导,等他知道了宫里的可怕,知道了皇族的艰辛,再送来读书的。可康熙明明白白放出话来,这个孩子,他是想带也带不走了。日后分府出宫,就是想见上一面,只怕都不那么容易。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十五,乃是吉日,nei务府算出来的好日子,与胤禩和菀宁二人八字相合,宜婚嫁出行。胤禩大婚比前世早了一年,也是因为噶尔丹之乱早平之故。随着这一天的临近,胤禩心中的期待越来越强。终于到了能和菀宁相守的时光,不知她是不是还是那样泼辣的xing子,有着一张得理不饶人的快嘴,着急起来能跟皇上拍桌子叫板的bao天胆se。想到菀宁,胤禩嘴角上扬,不自觉地笑起来,一世夫妻,纵然开始难免有些争吵,最后也变成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伙伴,两生之缘,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珍惜的。
五月十四,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从安王府抬出来,在北京城的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家具都是上好的檀木,箱子满得都像是要溢出来了,比之太子妃出嫁之时的盛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嫁妆一LU抬进了紫jin城乾西头所,胤禩的小院子几乎都放不下这许多的东西。里面许多私用是要日后搬到贝勒府的,但因为要在皇宫里成婚,嫁妆还是要先抬进宫来。
这天胤禩却没有放假,依然下了朝去理藩院上差,宫里的一切都是liang嫔帮着打点。胤禩看着额娘眼中的兴奋和欣wei,也觉得幸福至极。前世里额娘便是坐在堂上好好让他磕个头都不能,如今在主位多年,他的婚事也总算能让额娘亲自来办,比之前世,不知好上多少。如今宫里,早就没有再说卫氏出身,可胤禩还是害怕,害怕那刺痛了他的句子因为他的逾矩行为在此生再次被康熙提起,再刺痛他的额娘。
成亲的吉日胤禩起得很早。不用上朝,也没什么其他的事。胤禩一早就去了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磕头。一身蟒袍补服穿在身上,纵是清早,也热得很。胤禩行过大礼,皇太后一见胤禩满脸的小汗珠,连忙拉过来让他坐下说话。
“八阿哥快擦擦汗,这大热天的,也不容易。”
“谢皇祖母。您这宁寿宫里花树多,清凉着呢。只是从阿哥所一LU过来,LU上有些热。”胤禩接过汗巾,轻轻在脸上沾了几下,便递了回去,陪皇太后说着逗趣话,道:“老话说心静自然凉,可孙儿这心里头就是静不下来。”
“可不是呢,你今日要大婚了,怀里头是不是跟揣了个小兔子似的?”
皇太后日常说话都是蒙语,蒙人说话爱用比喻,比喻也多是草原上的动物,胤禩听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说:“倒没有兔子那么欢腾,却像是鼹鼠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