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译
胤禩将这《大学》整本看完,用了大约两刻,心里对太子的这些批注也有个大概的了解。若是皇父来查,照着这个方向解答,应该没什么大谬之chu。通读过后,便是艰苦的二百四十遍。前世他读不满,背不满遍数,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他toutou懒也没人在乎,能应付皇父就行。可这一生周围有许多双眼睛看着,不够遍数,头顶上三尊大神——老祖宗、皇父、太子——估计都饶不了他。
胤禩只能苦着脸一遍一遍地念,太子所画段落很长,几乎占了《大学》全书一半,就是单念正文,不读注释,一刻钟也就能读上六遍。但太子留这些任务,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大学上传前四章为提纲挈领,而第五章写明善之要,康熙甚为看重。是以康熙但凡考《大学》,九成都是从上传前五章出问。康熙考问起儿子来,才不管你是不是第一天上学,根本就是想起什么问什么,才不管你进度到哪儿了。胤禩自然也是知道的,只能用早就背的滚瓜烂shu地东西折磨自己的嗓子,坚持六遍就喝一口茶,免得自己时间长了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日书房的轮值讲师是礼部侍郎汤斌。汤斌是博学鸿词科出身,三年前加了江苏巡抚,如今回了京,康熙命他在书房行走轮值。胤禩却知道,今年太子出阁讲学之后,皇父就要设立詹事府,这汤斌也就成了詹事府詹事,和太子绑在了一起。胤禩看不上汤斌,而事实也证明汤斌并非康熙所封的“理学大家”,甚至太子爷自己,都不太看得上这个老学究。事实上,太子对康熙派来的老师都不太看得上,否则也不会出现后来汤斌、耿介等人因为跪得太久,几yu扑倒的事儿了。与学问上,胤禩更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不过这话不能明说罢了(因为顾炎武是反清的)。
胤禩若是**,此时一定想办法让汤斌出丑,让他做不了詹事。可惜胤禩不是。所以胤禩只是自顾自地接着让自己已经有点儿干渴的嗓子继续超负荷运转。一刻钟六遍,一个时辰四十八遍,胤禩从寅chu三刻起,一直念到辰chu末刻,才将将念够百遍。书房里每个皇子都有自己师傅,只有胤禩这里,康熙还没来得及指派,汤斌期间过来执拗地要给八阿哥讲解《大学》上传第一,被胤禩不动声se地推了,只说背shu再讲不迟。百遍之后,胤禩颇觉得无聊,看到桌上的薄纸,想起太子的话,心知要是什么都不写,晚上定然交代不过去。因此让荣保研了墨,自己提了笔,嘴角牵起,有些得意地一笑,在薄纸上写道:“治学之道,有止焉?盖言止于至善者,大谬矣。何为善?何为至善?不知善者,即不知其止,则通篇所论,俱为无根之萍,然《大学》何以居《四书》而立于世千年欤?臣大huo不解。”
写好之后放在一边,正待晾干墨迹,荣保便在一边道:“主子这可是欧体?真是写得好啊!”
胤禩这一世倒真是在太皇太后的督促之下,好好练了几年字。刚开始练字的时候还不到两周岁,笔握在手里都控制不稳,为了养心xing,一日千字地练,几个时辰站在桌前,写得手臂像灌铅一样。他前世侍读何焯也是书法大家,曾说他可临欧体,胤禩虽然觉得欧阳询字体俊逸,却觉得没什么临帖的必要,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一世既然练了,便索xing习了欧体,只是年纪小,力气不足,写得虽然不差,却也并不十分好。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能分辨出这是欧体,若是家学渊源的富尔敦也就罢了,可这说话的,分明是荣保,看来这荣保果然有过人之chu。胤禩笑了笑,道:“你还能看出这是欧体,看来也不简单。”
荣保赔笑道:“主子能写得出来才是本事。奴才玛法好书画,奴才从小跟着耳濡目染了些,哪当得主子赞呢。”
这一番话已经让胤禩对荣保的印象上了个台阶,原本以为只是个皮相好的,却不想真是有些本事的。
只听荣保接着说:“主子恕奴才多嘴,这字条,可是要留给太子爷的?”
胤禩立时就知道荣保要说什么,无非是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之chu,劝他别这么写。看来这孩子不光对书法有些心得,学问也应该不差。胤禩拍拍他的肩膀,道:“你伺候笔墨就行,这些东西,爷自有分寸。”
说着又开始写,写到辰正,才写了五个纸条,其中多半是如第一条所写的那般几近诡辩的话。写完了,让荣保帮着折好,夹在书中,胤禩才开始读最后二十遍。
未待读完,就有乾清宫的小太监过来禀报,说万岁爷下了朝要过来,诸位阿哥们准备着迎驾。于是各人都从自己的位置出来,胤礽带着,出了书房的门,两边列队等着。胤禩最小,当然陪在末位。五阿哥胤祺站在他前面,又是与他交好,便小声叮嘱一句:“汗阿玛马上就来了,等不了多久的,趁此时多想想刚才背的,你第一天来,今日定要查的。”说着脸上表qing慢慢有些古怪,显然是想起自己第一天来书房时,被康熙考校的窘tai。
胤禩急忙谢了,又说:“待会儿弟弟要是答不上来,五哥可要帮衬着些,四哥说皇父待五哥最是宽和了,胤禩也想沾沾五哥的圣眷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