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白沙白雪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白沙白雪 (1 / 4)
        这日梁慕生授琴艺,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学堂里上课,而是带着杨家兄弟和江流儿来到了天波府一处幽静的小竹林间,席地而坐,悠然抚琴,好不雅致情趣。

        琴,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应“天圆地方”之说。十三个琴徽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排列,一端以岳山支撑琴弦。摆放时,琴首在右,琴尾在左,凫掌与轸置入案头开孔之内,雁足置于案面之上。古琴音域宽广,低沉浑厚,在梁慕生的一拨一弄间,幽静古朴,余音悠远,回荡在竹林间。

        曲乐渐渐消失,他朗声道:“琴,又称‘绿琦’、‘丝桐’,是汉文化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素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其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伯牙与子期更以‘高山流水’而成为知音,方有伯牙因子期绝弦的故事流传至今。儒学创始人孔老夫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余首,还曾向师襄学琴。孔子在提倡琴月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成为后世爱琴士人典范。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天地气象蕴含其中,道德信仰为人膜拜。你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琴人?”

        杨五郎回答:“除了夫子所提到的伯牙、孔子与师旷,著名的琴人还有雍门周、司马相如与恒谭等大师。关于琴的故事也流传了很多: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琴传达爱慕;嵇康面临死亡还操弹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在城门上以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以及陶渊明弹奏无弦琴的故事,比比皆是。”

        梁慕生点点头,随即教诲道:“抚琴时,手指动作要简静,不可烦乱,用指须甲肉相兼,甲多则声音焦躁,肉多则声音溷浊,兼而用之,其声自然清润激切。不仅要注意五官四肢的形态动作是否优雅,思绪精神更要清明,绝不能散漫不定,情投其中才能达到妙境。”

        众子点头,梁慕生继续道:“方才的曲子都弹熟了吗?一齐弹给我听一次吧。”

        众子应声抚琴,开始时琴声幽雅整齐,江流儿一上手开始弹就立刻而又彻底地破坏了整个氛围。不知道是她的琴有问题还是她的人有问题,别人的琴发出的声音都是余音袅袅,异常清美,可她的琴发出的声音却曲不成调,沙哑得像个快被人掐死的老头子,时而小若蚊蝇弱得像要断气,时而又如一记大石重重砸下。浅浅深深,拉拉锯锯,斥人耳膜,叫旁人听得是呲牙咧嘴。杨家兄弟个个神情怪异,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扬起一边的眉毛,还有的尴尬地摸着自己的鼻子,实在不忍直视。

        梁慕生黑着脸怒斥,“停停停!郡主你能说说你弹的到底是什么吗?你是在弹琴,不是在砸琴!”

        江流儿一直很认真地在学,无辜地道:“我在弹琴啊,弹的不是夫子你教的曲子吗?那好,你们仔细听着,我再弹一遍。”她一指按弦一指往上一拨,“啪”的一声弦断了,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缓过神来干笑两声,“失误,失误!再来一次。”话刚落音,又是“啪”的一声响,又一根琴弦挣断反弹砸上琴面。她呲牙咧嘴地僵着身子好半天,徐徐地开始自我安慰,“这把琴太弱了,不适合我这高超的琴技。”

        江流儿的话把杨四郎逗得抿唇轻笑,梁慕生实在无话可说,只得无奈地抚着额头,摇头念叨:“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弹个琴要人命,江流儿骑马的时候就颇为兴奋了。她坐在马鞍上,手持缰绳,目视前方悠悠地前行,却把跟在一旁的伊织吓了个胆战心惊。伊织望着江流儿高高在上的身子,劝道:“郡主,在府里骑马,是不是不太好啊?”

        江流儿烦躁地叹口气,敷衍道:“我知道这样很容易伤到人,可是我不也没有横冲直撞吗,只是骑着马溜达几圈而已。我刚学会骑马,就是想让自己的屁股贴在马鞍上,你就让我过过瘾嘛!”伊织无奈,只得闭嘴,只是默默地跟在她身侧看着她。

        杨二郎和杨三郎老远就瞧见江流儿高高地骑着一匹骏马在园子里溜达,长大嘴巴渐渐靠近。杨三郎诧异地指着她身下的马,“这……这几个意思啊?”

        杨二郎亦叹道:“你想骑马想疯了吧?在家里怎么还骑着马逛来逛去的,来来往往的丫头家丁这么多,你若是一个不小心撞了人怎么办?到时候还不得人仰马翻!”

        江流儿恳求道:“我只是骑一骑,坐一坐,一定不乱来,好不好嘛?”

        冷面的杨排风恰巧经过同一条路,从对面缓步行来,准准地堵在江流儿的马匹面前。她瞥了眼这匹马,继而眼神厌恶地看向江流儿,“在园子里骑马,你没疯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