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1章 武林大会 (2 / 4)
其实,不光是“嫡圣”这个名字,就连整个武林都是“对着干”的产物。
众所周知,两晋朝堂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士子即使才高八斗,虽有雄心壮志,也根本没有报国之路。
而且西晋被灭国后,五胡乱华,中原之地民不聊生。东晋小朝廷偏安一隅,仍不思进取。
朝野上下奢靡之风日盛,阴柔之气日弥。男儿的志向不再是封狼居胥,守土一方,而是求仙问道,高谈阔论,终日服食五石粉不说,各个是浓妆艳抹,毫无男子气概。
正因如此,一众绿林好汉,还有一些乡绅、名门,这才大举“武林”大旗,尚武,尚德,尚贤。而且不时还会聚集一处,以“武”会友,不讲出身,不讲门第,不讲高低贵贱,不讲贫穷富贵,拳头底下见真章,刀剑低下说高低。
开始不过单纯的切磋比试,后来渐渐形成规模,人们便就约定了时间,选定地点,一年一聚,而武功
第一者便就被尊为“武皇”。
那时的“武皇”虽然名为“皇”,但却仅仅是一个名号,没有太多权利,也不是被特别看重。
而后来因为时局动乱,还有朝廷镇压,不少门派都被无端灭门,而不少侠士也被无端暗算。
也正是这些原因,一步步让整个武林拧成了一股绳,更让“武皇”这个“虚名”的权利是越来越大。
也就是那个时候,定下了“三圣”更定下了“嫡圣”这个名号,而同时,也将“武皇”这个名字改为了“巨子”,当然,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改成了“武林盟主”。
而武林大会,也从一年一度,改为了三年一度,后来又改为了五年,七年,直到现在十年一度。
至于“入江湖不入朝堂,入朝堂不入江湖”的规矩也是从东晋时就早已有的。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是特别严格,不似现在这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