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真真假假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6章 真真假假 (2 / 3)
        “对。”木逸枫点了点头“而且据昙音法师所说,这个说法还是历代东林僧人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这…”这就让林雨辰有些恍惚,要知道那昙音法师亦是一位得道的高僧,绝不会信口雌黄。而且他还是东林寺的前主持,他的话也绝对比江湖中传言要可信的多。

        但即便如此,林雨辰对于大悲咒为释道安所著这件事情仍是不敢相信,或者说但凡一个稍稍对释道安的生平有那么一点儿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此事。

        “其实。若细说,那昙音法师也不能确定这大悲咒就一定是道安禅师所著。”片刻,又听木逸枫道“按照他的原话来看,这大悲咒的作者是个迷,就连惠远法师都不能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大悲咒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源头,就在道安禅师那儿?”

        “啊?”林雨辰一愣“这又是怎么个说法啊?”

        “那是我少时听的。”木逸枫思量道“昙音法师的原话是这样。”

        木逸枫随即便将自己从昙音法师那儿听来的一言一语全数都告诉了林雨辰。

        不过几句,林雨辰便就能断定那昙音禅师说得不似假话,而听完之后,林雨辰这心中就感觉好似被人猛击了一拳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这话还得从惠远法师的师父道安和尚说起。

        众所周知,这道安禅师乃是一代名僧,东晋人士,祖籍常山扶柳,卫氏望族出身,是一个地道的炎黄子孙。七岁入学,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十二岁出家为僧,学习印度佛理。近乎一生都在致力于佛学汉化,注译了无数典籍,直至现在在佛教各宗各派中的威望都很高。

        也许是与早期经历有关,其不光在佛学上造诣极深,对于儒学、道学等也是颇有研究,精通多门语言文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才学可谓一时无两。

        当时前秦的皇帝苻坚便曾下令说:“读书人凡有疑难问题,都要向道安请教。”所以在前秦京城有句很流行的话说:“读书人若不以道安为师,就难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传说那时,在蓝田县出土一只大鼎,能容二十七斛,边上刻有篆铭文,人们都不认识,请道安来辨认。道安说:“这是古代篆书,说的是这只鼎为鲁襄公所铸。”又把篆书写为隶书。

        还有一次,有个人拿着一个铜斛在市场上出卖,

        铜斛是正圆形的,斗向下,横梁昂起的地方是斗,低的地方是合量器单位,梁的一头是个管子,管子连着钟,能容半合,边上写有篆铭文。苻坚请教道安,道安说:“这是王莽时代制造的,上面的铭文说铜斛出自舜时代,用以全国一致律量,发布四方,使量器归于平等,全国统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