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一场战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一场战争 (2 / 3)
        庞统想了想,道:“大王不必心急,我料曹丕继位为魏王之后,不久必定代汉自立,到时中原必定大乱。我们先且积草屯粮,打造军械,等到兵精粮足,再以大义伐之,必可得全胜。”

        刘贤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庞统又道:“去年我们水淹曹军,俘获六万曹军精锐以及两万民夫。这两万民夫都是南阳人,目前已经与前些年俘获的南阳兵民一道放还回家。六万曹军之中,有一万人在董超、董衡麾下,已经划入了我军序列。剩下五万人中有数千人病死,有一万四千人都调入了吕昭、吕建、薛洪、王琰、成何、张俭、高虑等七名新册封的中郎将军中。又调了一万人给霍峻、张任、李严、向宠、刑道荣,使五将的兵力都达到了五千人。剩下的二万余人在补充了各军损耗之后,则分为两部,一部分去安陆、竟陵、沙羡等地屯田,另一部分则安排去了鄂县、耒阳、长沙等地开采铜铁矿,为我军铸造军械出力。眼下所有兵马都已经安定了下来,等到今年秋收,我军必定大获丰收,到时候钱粮足备,再行北伐不迟。”

        刘贤闻言,点了点头,就听黄忠插口道:“此战我们也俘获了五六千匹战马,大王为何不再组建一支骑兵?”

        刘贤苦笑道:“我军这些来除了缴获之外,稳定的战马来援只有南中每年从西羌购买的千余匹。对于我们一万五千骑兵来说,这千余匹战马还不够补充每年的损耗之数。我已经下令,这批缴获的战马除了补充各军损耗之外,剩下的全部转为苑马,由杨千万、刘雄鸣二人在江夏境内划定草场进行牧养,我还命军中将校们骑乘的上等良马每年都要拉去御苑之中配种,希望能养出些良马来吧!”

        陆逊闻言,点了点头,道:“南方之地并非不能养马,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出于北上争霸的需要,都曾大规模养马以便建立车兵。只是后来战车的地位逐渐下降,南方又水道纵横,马不如船便利,故而养马场才渐渐废弃。只要有适合的草场,优良马种,再下大力气牧养,相信还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刘贤点了点头,道:“方今天下,地广人稀,适合放牧的荒野草场并不少。杨千万乃是羌人酋首,刘雄鸣也久居关中,二人都深通马性,定能为我驯养出合格的战马来。我已经命人统计了一下,我军包括各级军将骑乘的战马在内,共有汗血宝马十余匹,上等的大宛良马十余匹,只要细心培育,在杂交获得战马数量的同时,保持种马的纯正血统,我军就将源源不断地获得优良战马。或许数年之后,我南方之地也能以骑兵与北方争雄。”

        庞统闻言笑了笑,道:“就算不能与北方比骑兵的数量,至少也能缓解我军缺马的现状。说起来,我军从现在才开始牧养战马,已经有些迟了,若是早几年就开始养马,此时说不定已经见到成效了。”

        刘贤也有些懊恼,不过随后便笑道:“现在也不算晚!我们培养骑兵也需要时间,这几年能够练成一万五千骑兵已经是拼尽全力了。即便再多些战马,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骑手。论起来,现在开始牧养战马倒是刚刚好!”

        庞统点了点头,又道:“南阳战场在拿下宛城之后,我军再想北上就必须舍弃舟船,改用车马。我怕如此一来,我军在战场之上面对曹军的优势骑兵将会打的十分艰难。下一次出兵,我军该当以南阳为牵制,主力则攻打淮泗地区,先将有水运优势的淮河北岸夺下来,然后再图谋中原。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刘贤闻言,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道:“论起来宛城距离许都仅只数百里,这一路琐事顺利,旬月之内便能实现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目标。只是偏偏没有水路可通,让我们进兵的难度大大提高。也罢,下一次出兵我军自然也是两路齐出。南阳这一路便作为佯攻,淮泗这一路作为主攻吧。从现在开始,粮草军械都暗中向淮南地区集结,我们下一次北伐,便以淮泗地区为目标了。前年江淮初定,钱粮仅只能够自给自足,去年虽大获丰收,但又经历了孙氏dongluàn和对曹军的下蔡、当涂、广陵之战以及瘟疫复发,这连番打击,也不知道扬州今年还能收到多少钱粮?”

        陆逊沉吟了一下,道:“有赖于大王神武,孙氏dongluàn很快平定,并未造成多大危害。对曹之战以及wēnyibàofā也在秋收之后,没有对农田水利造成太大影响。今年只要用心耕耘,想必收成不会比去年少。百姓能自给自足,我军在勺陂、巢湖、毗陵三处的屯田点所产出的粮草便能全部充作军粮。仅只巢湖一地,石韬所部五千士卒和两万余曹军降卒便开垦了十万亩良田,每年能够提供一百六十万石军粮。邓艾所在的勺陂地区虽多是民屯,但其麾下五千士卒也开垦了二十万亩屯田,其地又产粮极高,亩产都在三石以上,军屯加上民屯,每年也至少能提供一百六十万石粮草。再加上毗陵地区的屯田每年也有近百万石军粮。我军在扬州,即便免除百姓田税,今年算起来也是不缺粮草的。只是要往北进攻,必要征调民夫,虽然大部分百姓都休养了两年多,但毕竟大王新得江淮,若是征调民力过甚,只恐百姓会有怨言。”

        刘贤点了点头,道:“伯言说的有道理!但要进攻曹魏,不征调民夫去运送钱粮军资也是不行的。伯言可计算一下,若是十万大军沿着淮泗河道进兵,最少需要多少民夫,咱们尽量少征调一些,再多给这些民夫些补偿,想来应该能将百姓的怨怼之心减到最低。”

        陆逊闻言,低头默算了一下,道:“十万大军若是沿着河道进兵,作战五个月的话,需要消耗五十万石粮草。骡马以一万匹计算,需要消耗粮草五万石。以一艘粮船载粮百石计算,需用千艘粮船,载粮五次方可。每艘粮船需用民夫三十人,千艘粮船便是三万民夫。但这三万民夫也需要消耗粮食,五个月共需十五万石。换言之,至少要载粮六至七次,方可满足需要。如此一来,运粮的时限就太紧了。”

        刘贤沉吟了一下,道:“无妨!曹军并无什么水军,我军的水师在沿途警戒之余,也可以帮着运送些粮食。而且大军开拔之时,自己本也要携带粮草。算起来三万民夫,千艘粮船已经足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