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产业调整完成 (1 / 3)
公历的七月份,也就是农历的六月份,天已经很热了。尽管九寨坐落于晋东南的太行山之中,仍旧抵挡不住似火的骄阳。
九寨的河边,有一些比较肥沃的土地。已经收割了的小麦露着黄灿灿的麦茬,被新出苗的玉米苗给踩在了脚下。
新出的玉米长势喜人,因为它们得到了充足的养料。
由于有了联合制碱厂,制碱的副产品氯化铵就成了九寨的一项产品。
这东西既可以止咳化痰,又能当作肥料使用。还能用于干电池、蓄电池、铵盐、鞣革、电镀、精密铸造、照相、电极、粘合剂、酵母菌的养料和面团改进剂等。
不过,除了电镀、鞣革、精密铸造,胡一舟肯定是把它当化肥的。正所谓用途千万条,农业第一条,粮食不够吃,饿的两行泪。没有粮食,说什么都白搭。
其实,有了基础的化工厂,一些化肥就可以出产了。但是整个晋东南都处在战争的阴云里面,也就是九寨这里还算是难得的净土。所以,有了制碱厂的氯化铵就够九寨和周边的村落使用了。再远了也照顾不过来。
时间到了七月中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忙碌,九寨的各项工作已经步入了正轨。
民生方面,百姓们做工的做工,务农的务农,还抽时间参加民兵训练,可谓是过的紧张而又充实。别看九寨的人口多了好几千在兵工厂的厂区,但是百姓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受到影响。
在大量的银元法币的刺激之下,粮食源源不断的通过各种商人运到九寨。在满足工人和士兵们吃饭的同时,还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在粮仓里。
再加上八路军的帮忙,在这个丰收的年景里,胡一舟储存了足够九寨军民吃两年的粮食了。
但这些还不够,还要继续储存。胡一舟就如一只辛勤的小松鼠般的在储存着粮食。
孙家集的集市依旧热闹,马家坡的小集市依旧繁华。
胡一舟从八路军那边找来的学生教员已经就位。就等着夏天过去之后,在九寨村子里兴办小学了,九寨以及周边7岁到12岁的儿童都可以入学。免费的!
正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胡一舟深信这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