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做不了渔翁就不怼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5章 做不了渔翁就不怼人 (2 / 4)
        安卓时代,穀歌不是没想过“重演一遍pc时代微软消灭苹果的历史”,所以穀歌一度想过弄“安卓手机的相容机”。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美,穀歌试图做出一个体积上有冗余的整机机壳,这个机壳就是一块主板加一个塑料壳,提供各种插口,就像pc组装电脑的主板给你提供cpu、显卡、内存和硬碟的插槽,当然手机的话还要多一些诸如摄像头的插槽。

        然后市面上的配件供应商都直接面向消费者卖晶片、内存、电池、摄像头,消费者买齐一套配件后直接往相容机壳里插,就形成一台手机了。

        可惜这个计划,在2010年代早期,就被穀歌风风火火推出,一直到2010年代末也没人捧场。只能说穀歌的程序员解决世界的思维,低估了女人对颜控的执着。

        顾骜也不喜欢颜狗,但他是一个多思维角度的人,不会纯执着于技术。

        他要面对这个真实冷酷的世界,就必须直面颜狗的战斗力。

        他不需要知道苹果发展的那些细节,但他天然可以根据大势所趋,看出在未来的下一代产品时,转向发展笔记本,才是让一家电脑公司拖过微软黄金十年的最好抉择。

        为此,干掉苹果并取而代之是第一步。

        未来几年里,后续还有很多配套技术可以投资发展一下的话,也是不错的,比如液晶显示器之类。

        高成本的液晶显示在台式机领域要取代老旧的crt,一直要到千禧年前后,因为台式机不需要考虑便携的问题,便宜和显示效果好才是王道。但笔记本是不可能背着一个大鼓包的,要发展笔记本就必须搞液晶。

        历史上,一直到《广场协议》发作之前,液晶作为半导体这个技术大类下的产物,一直是曰本人的天下,夏普之类的日企长期佔据绝对霸主地位。当时任何其他外国企业就算想插手,也不可能,而且这个行业跟晶片工艺一样,是需要至少五到七年的前期亏损和基础投入、再经历漫长的无利磨合拓展市场。

        可是在86~88这几年,随着曰本人成本的提升、日元的升值,半导体工艺开启了全面外流转移向低成本地区的进程。

        历史上正是在这几年,晶片领域的半导体工艺,转移到了原本的湾积电。

        而液晶乃至后来的其他屏显工艺,流向了南棒,主要是被三星承接了,随后立刻扩散到lg之类的企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